综合治疗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11 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例数依从性血压

赵 晶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站前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高血压具有发生率高的特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高发群体为老年人。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发生率也显著上升。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该病的发病因素复杂多样,病程通常较长,治疗时间也往往较长[1-2]。合理控制血压是治疗该病的主要原则,单纯依靠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对血压控制效果欠佳。近年来,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且可取得有效的疗效,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3-4]。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治疗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站前医院收治的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组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5~82岁,平均(72.41±3.22)岁;病程1~9年,平均(4.22±0.41)年。试验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6~83岁,平均(72.91±3.42)岁;病程1~10年,平均(4.62±0.7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综合治疗。①药物治疗: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7片)治疗,每次5 mg,每天服用1次;同时,给予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80 mg×7片)治疗,每次80 mg,每天服用1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②建立疾病档案:及时对所有患者建立疾病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与临床资料,对患者详细信息进行深入了解,根据患者的相关资料建立病情档案,根据这些信息建立合理的干预措施,并将其落实到位;在干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干预措施,以便提高综合治疗效果。③健康宣教:在社区中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在询问患者基础资料的过程中应掌握患者的文化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尽量保证患者能听懂,并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饮食、运动与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选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这些宣传手段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并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使其积极面对治疗与护理;嘱患者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服药,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便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抗高血压药物,详细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等,嘱其严格遵医嘱用药;加强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擅自更改药物使用情况;对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⑤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与饮食喜好等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及时补充营养;嘱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确保低盐、低脂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水果与蔬菜,尽避免食用动物油脂;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促使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⑥运动干预:告知患者适当运动能够对血压控制起到促进作用,指导患者开展合适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散步等;告知患者坚持锻炼的重要性,以促使其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更好的进行血压控制;合理控制每次锻炼的时间,避免运动时间过长引起疲劳,坚持劳逸结合与适度原则。⑦心理干预:由于高血压疾病病程较长,属于终身性疾病,多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会导致其失去治疗信心;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故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与注意事项等,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告知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方法,嘱其对自身情绪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而引起血压上升。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总有效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对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进行记录。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血压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生率不断攀升,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5]。其发生因素较多,其中遗传、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等均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临床针对该疾病通常采取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由于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多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失去信心,未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服药,从而导致血压控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高血压病情严重时会对各重要脏器造成损害,需引起重视,并及时给与有效的治疗措施[6-7]。

综合治疗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治疗中的不足与缺陷。在综合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药物治疗,并从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运动干预、用药指导等方面加强干预,可确保从各个方面加强血压的控制效果。同时,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与血压水平,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措施,能够确保治疗的顺利开展,促使患者尽早康复[8]。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以便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与护理,提升治疗信心;对饮食禁忌进行指导与讲解,及时纠正不规律饮食习惯,密切监测血压水平;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可促使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药效[9];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深入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知识,从而指导患者开展各种干预措施,促使其依从性显著上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综合治疗能够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综上所述,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综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进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例数依从性血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