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10-11 09:18张明鹤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酸乳胃肠炎奥美拉唑

张明鹤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100)

急性胃肠炎属于急腹症常见的类型,随着人们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加之不断改变的饮食结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患者患病后会出现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可引发相应的并发症,如结肠癌、肛管炎、肠狭窄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如奥美拉唑、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通过保护胃黏膜、抑制病菌繁殖、调节肠道菌群,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患者的疗效仍不十分理想[3]。本文选取10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25~74岁,平均(50.63±4.4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23~76岁,平均(49.87±4.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温、补液等。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40114,规格:0.5 g×12片)治疗,口服,每次1.0 g,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06,规格:10 mg)治疗,口服,每次40 m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接受5 d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Ⅲ,APACHEⅢ)评分、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APACHEⅢ评分下降幅度≥70%;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APACHEⅢ评分下降幅度在50%~69%;无效:上述标准均未达到,或患者临床症状加剧[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APACHEⅢ评分、IL-6与PCT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60%(36/51);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25%(46/5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5,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Ⅲ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 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PACHEⅢ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PACHEⅢ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PCT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IL-6、PCT水平分别为(3.56±0.48)、(3.23±0.80)ng/L;观察组患者IL-6、PCT水平分别为(3.54±0.49)、(3.24±0.82)ng/L;两组患者治疗前IL-6、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L-6、PCT水平分别为(1.97±0.87)、(1.78±0.74)ng/L;观察组患者IL-6、PCT水平分别为(0.38±0.05)、(0.35±0.14)ng/L;两组患者IL-6、PC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分别为(21.50±5.30)、(23.70±5.50)、(24.70±5.60)、(36.00±6.30)min,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0.70±3.60)、(13.40±4.90)、(14.10±4.00)、(17.70±4.40)min。两组患者呕吐、腹痛、腹泻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均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胃肠黏膜发生急性的炎性病变,即为急性胃肠炎,该疾病常见于临床,日常的生活中该疾病极易发生,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呕吐、恶心等,可伴程度不同的厌食和头晕等[5]。发生急性胃肠炎后,患者会出现腹痛难忍的情况,若无法接受有效及时的治疗,可诱发胃肠道其他的严重疾病,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据相关文献指出[6],该病主要由产毒素细菌感染和物理化学等因素引发,较为常见的产毒素细菌包括沙门菌、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嗜盐菌等,发病特点为多发于家庭或集体发病,鱼、肉、家禽等感染致病菌后,一旦被食用,极易引发急性胃肠炎。物理化学等因素指暴饮暴食、秽浊不洁的药物和食品、食用的食物生冷腐馊,或吃饭时冷热不均等,上述情况均可引发急性胃肠炎[7]。因此,日常生活中饮食的卫生需注意,避免食用过夜或生食物,防止感染致病菌,致使发生疾病[8]。

临床一般应用药物对急性胃肠炎实施治疗,但联合用药还是单独用药效果更佳,临床尚无定论,若采用联合用药时,则应注意配伍的禁忌,同时为使疗效提高,应对配药比例进行研究[9]。

临床治疗急性胃肠炎常用的药物之一即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有部分学者提出可将奥美拉唑与其联合用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10]。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是调整肠道菌种的药物,嗜酸乳杆菌是其主要成分,其吸附能力较强,可强力吸附在肠道黏膜上,进入机体后,可对糖类实施分解,使乳酸形成,从而使肠道内酸度得以改善,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繁殖。因该药物可抑制致病菌生长和繁殖,从而使肠道酸度提高,同时人体肠黏膜可与之进行良好的结合,对病原菌产生抑制,使肠黏膜的细胞分泌改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加,使其机体抵抗力提高,胃肠道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功能紊乱情况得以纠正[11]。

奥美拉唑为肠溶包衣片,去除包衣后颜色为白色或类白色,治疗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效果较为良好。该药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属脂溶性的弱碱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口服后,在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小管内的分布具有特异性,若处于高酸环境下,可向亚磺酰胺的活性物质转化,且可同壁细胞H+-K+-ATP酶的硫基和二硫键发生不可逆的结合,生成质子泵的复合物、亚磺酰胺,可有效抑制酶活性,同时将胃酸的分泌阻断,最终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上述两种药物均可对急性胃肠炎进行治疗,单独使用取得的疗效较为一般,经广泛的临床试验证实,且据相关研究[12]指出,单用复方乳酸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不佳,原因可能与其清除感染细菌的强弱效果有关。

本次研究实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APACHEⅢ评分、IL-6及PCT水平、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得出,二者联合用药后,可实现药效之间的互补,发挥共同效果,提高了治疗效率,使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得以及时改善,对胃肠道动力实施双向调节,同时可使肠道内菌群得到更好的调整,使感染病毒得以尽快消除,使肠道的生物屏障功能增强,对症状可实施有效的控制,从而使预后的效果提高。

综上所述,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取得了较为确切的疗效,提升了治疗效率,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酸乳胃肠炎奥美拉唑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热处理和转谷氨酰胺酶对凝固型酸乳品质的影响
代餐酸乳崛起 市场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