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作用

2020-10-11 09:18朱新华吴科冠黄春兰黄碧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血糖值例数胰岛素

朱新华 吴科冠 黄春兰 黄碧霞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深圳 518118)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因机体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1-3]。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4],T2DM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90%,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环境等因素,增加患病风险;②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缺陷;③伴有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④与正常群体比较,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功能异常,常伴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疲乏无力等症状表现。T2DM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愈等特点,若未被及时治疗可引起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探寻治疗该病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受到临床重视。杨玲[5]学者认为,格列喹酮治疗T2DM患者能够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其属于第2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服用后几乎被全部吸收,降血糖作用良好,但长期引起不适、影响疾病转归[6]。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T2DM患者,观察组(n=43):22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33~64岁,平均(54.29±5.76)岁;病程2~8年,平均(5.18±2.37)年。对照组(n=43):23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4~65岁,平均(54.38±5.62)岁;病程3~9年,平均(5.42±2.14)年。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诊断标准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7]相符;血糖控制≥3个月后效果仍欠佳;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7%;2周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相差≤1.7 mmol/L;呈不同程度消瘦、多饮多食及疲乏等症状表现;入组前≤1个月内未参与其他药物试验;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脏器功能障碍;怀孕、哺乳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异常;伴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1型糖尿病;尿酮体、血酮体呈阳性;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喹酮治疗,患者餐前单次服用30 mg格列喹酮(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26,规格:每片30 mg),每日3次,每日最大用药剂量≤180 mg,持续用药1周,根据血糖控制程度调整用药剂量。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餐中、餐后单次服用500 mg二甲双胍(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5),每日1次,每日最大用药剂量≤2000 mg,持续用药1周后,根据血糖值调整用药剂量。两组用药时间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血糖水平 采用血糖仪G-777G(爱奥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的FB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及HbA1c水平[8-9]。

1.4.2 临床疗效 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多饮、消瘦等症状消退,血糖指标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者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1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3 不良反应 统计两组肠胃不适、头晕乏力及低血糖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糖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比较血糖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糖值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肠胃不适1例,头晕乏力1例,未有低血糖,发生率4.65%;对照组患者发生肠胃不适4例,头晕乏力3例,低血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737,P=0.0435)。

3 讨 论

T2DM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患病率较高,患者机体尚未完全丧失胰岛素能力,在疾病早期出现胰岛素分泌消失、糖耐量异常及餐后高血糖等症状表现,病情加重则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周换丽和孔艳华[11]认为,早期治疗有积极意义。

有研究报道[12-13],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其属于临床较常见的降糖药,是双胍类降血糖药,协助肌肉、脂肪细胞及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葡萄糖,对胃肠道摄取葡萄糖起到延缓作用,抑制肝脏、肾脏过度的糖原异生,降低肝脏输出葡萄糖能力,具体降糖机制如下:①口服用药后,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确保机体最大化利用葡萄糖;②提高机体非胰岛素依赖型组织(如肠道、皮肤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③有效抑制肝糖原异生,使肝糖输出量明显减少[14-16];④减少脂肪合成,对胆固醇合成、储存功能产生抑制,降低三酰甘油含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17-18]。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显著,无低血糖反应,作用于不同体型的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疗效显著,降糖机制与用药前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及血糖浓度无关,对胰岛素分泌作用于小肠未产生刺激性,有利于提高空肠对糖分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波动、促进疾病转归的目的[19]。

研究示:治疗前两组血糖值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周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糖值更低(P<0.05);总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以上结果与陈文明等[20]的研究结果接近,由此可见二甲双胍治疗T2DM能够改善疾病预后,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身体不适,提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T2DM患者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控制血糖波动,提高整体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疾病预后。

猜你喜欢
血糖值例数胰岛素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