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效果的影响

2020-10-11 09:18朱国珍黄伟萍李燕媚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性心理支气管炎病程

朱国珍 黄伟萍 李燕媚

(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卫生院,广东 清远 511850)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呼吸内科中属常见病,导致该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数量逐渐增多[1]。有学者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有害气体与颗粒,如粉尘、香烟及刺激性气体等均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在损害上皮细胞的同时可引起机体慢性炎性反应[2]。该疾病病情进展缓慢,病程往往较长,且极易反复,在其他因素刺激下极易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等[3]。在临床治疗期间,患者身心承受双重压力,极易形成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对预后效果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梳理患者负性情绪,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卫生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对入院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100号),单号记为对照组,双号记为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为(65.12±3.04)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为(11.32±2.43)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为(67.25±4.13)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为(11.05±3.0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程>1年者;②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者;③年龄>60岁者;④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方案,自愿服从治疗安排,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②伴有心、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防止细菌交叉感染,并告知患者预防感冒;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订个性化饮食方案,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戒烟、酒;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时间、方法、剂量,明确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嘱患者适量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功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①在患者入院初期,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有效沟通,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疾病认知程度、情绪及性格等。②详细、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如疾病的发展情况、并发症、临床症状等,护理人员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患者进行解答,同时告知患者戒烟、酒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③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的膳食计划,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禁食高油、高脂食物;同时,敦促患者进行适量运动,运动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超身体负荷运动。④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易反复发作,病程往往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心理,有碍于康复进展;此时,相关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拾康复信心,消除负性心理;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开导患者,促进患者调整负性心理情绪,积极面对治疗。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道阻塞,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时清理痰液,如果患者出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或雾化泵药等处理,促进痰液的排出;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排痰,叩背方法为手掌呈空心状,由上到下,由四周向肺门拍打,促进痰液的排出。⑥免费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充分调动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同时增强患者疾病意识。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②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变化情况。SAS评分>50分视为焦虑,得分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SDS评分>53分可评定为抑郁,得分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WHOQOL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WHOQOL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后的WHOQOL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老年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且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4]。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为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与质量[5]。慢性支气管炎具有难治愈、易感染、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等特点,反复多次发病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6]。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若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将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产生负性情绪[7]。加之,老年人抵抗力相对比较薄弱,伴随基础疾病多且复杂,对疾病发展、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护理等没有完整的认知,因此更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心理。患者长时间在负性心理的影响下,会减缓病情的恢复速度,因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改善负性心理具有重要意义[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WHOQOL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可见,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老年病患而言,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其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究其原因,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宣导,同时使患者尽可能多的了解治疗与护理的意义,并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满意度,进而增进医患感情。

猜你喜欢
性心理支气管炎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