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

2020-10-14 11:54王沫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实施路径幼儿园

王沫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同时推动幼儿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的理解,幼儿应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起个人的环保意识,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垃圾分类教育,帮助幼儿养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幼儿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起幼儿保护环境的观念,本文就是从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实施路径展开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垃圾分类;实施路径

引言:

就目前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来看,总体上是不尽人意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垃圾分类观念不够深入造成的,因此幼儿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对幼儿园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从小就培养起幼儿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依靠单纯的说理教育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在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时教师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法,帮助幼儿养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推动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不断提升。

一、在日常环境中丰富幼儿的垃圾分类环保感知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要想培养起幼儿的垃圾分类观念,教师可以在日常环境中丰富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环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在最新的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想实现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教师必须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应用使幼儿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影响,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也要立足于帮助幼儿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三个区域实现幼儿垃圾分类教育。

(一)垃圾分类宣传区

垃圾分类宣传区是在日常环境中丰富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垃圾分类宣传区,教师可以把垃圾桶制作成相应的动物形象,对不同这种垃圾制作不同的垃圾桶,可以是蓝色的鲸鱼,也可以是棕色的小熊,教师把每个垃圾桶承担的任务讲授给幼儿,幼儿出于兴趣便会自觉的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中。为了方便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每个垃圾桶上贴上相应的卡通标签,例如饮料瓶,旧衣服,果皮果核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会更加的明确。在垃圾桶旁边张贴垃圾分类宣传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垃圾分类宣传语能够起到广泛宣传的作用,督促幼儿将垃圾正确的分类,从而影响幼儿的环保感知,提高幼儿垃圾分类观念。

(二)垃圾分类行为模仿区

垃圾分类行为模仿区也是实现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垃圾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垃圾分类行为模仿区,教师可以垃圾分类相关的漫画或手工作品,通过对漫画和手工作品的观看,幼儿对垃圾分类会有更明确的认知,也能够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认识到什么是垃圾分类,究竟如何做到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这种直观性的方式更容易打动幼儿的心灵,督促幼儿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规范个人的垃圾丢弃习惯。

在进行垃圾分类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到与幼儿之间的亲密互动,例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将垃圾正确的丢弃到该垃圾桶中时,要对幼儿加以及时的表扬,发挥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督促其他幼儿向其学习,进行垃圾分类。当幼儿将垃圾丢进错误的垃圾桶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劝说性教育,从多个角度分析垃圾分类出现错误的原因。

二、在常规区域中建立垃圾分类的环保观念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在常规区域中建立垃圾分类的环保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观念的建立,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进行耐心细致的学习,从而应用到个人的垃圾分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垃圾分类环保观念。为此,教师可以设置角色表演区,益智区以及美工区。在角色表演区,教师可以派遣幼儿扮演垃圾回收员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获得垃圾分类的体验,并在内心深处形成环保的观念。在益智区教师可以利用可回收物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在美工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认识到垃圾的可利用性,例如,旧衣物和旧纸盒可以制作成新的可利用资源,通过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能够达到环保的目的,也有助于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环保习惯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环保习惯也是提高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方式,生活对幼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幼儿生活情境的有效指导更有助于加强幼儿环保行为的实现和环保观念的确立。

(一)在生活环节中养成自我习惯

在生活环境中养成自我的垃圾分类习惯是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环保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生活中总会产生不同的垃圾,例如剪纸,剩饭剩菜,对于这些垃圾,大部分幼儿都会选择扔进垃圾桶,而在垃圾分類的帮助下,幼儿就可以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当然,由于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幼儿加以指导,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并教会学生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二)设立“小值日生”进行监督

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这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模仿和对同学的模仿,因此,要想真正的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觉可以采用设立小值日生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监督,让幼儿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能够有效的保证幼儿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值日生的选择,教师可以采取轮换制的方式,每个人担任一天的小值日生,小值日生要检查其他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垃圾分类习惯,当发现幼儿具有不良行为时及时的指出,并给予帮助,当某些幼儿的表现良好时,小值日生需要向教师报告,从而督促其他幼儿向该幼儿学习,发挥榜样的示范性作用,提高幼儿的垃圾分类能力。

四、结语

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幼儿园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观念,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垃圾分类习惯的强化和巩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环境教育课题组.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J].环境教育,2001,(6).

[3] 傅红.环境——幼儿园的第三位老师[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实施路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