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不合理调配及管理措施分析

2020-10-17 14:46梁裕华郑燕纯王怡红
北方药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调配差错药房

梁裕华,郑燕纯,王怡红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 519000)

与口服用药相比,静脉用药途径能够保证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快速对人体发挥作用,进而更快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稳定病情,因而静脉用药成为临床使用率较高的用药途径之一[1]。门诊药房静脉调配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调配操作规范性以及科室管理等要求更高,配液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临床文献报道指出[2],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在实际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引起调配错误,增加医患纠纷发生风险。本文通过对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各工作环节差错情况分析,便于更好地采取防范措施,不断提高静脉调配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相关内容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10000份静脉用药调配过程进行分析,涉及患者2000例,其中男性439例、女性1561例,年龄2-45岁、平均年龄(30.00±1.06)岁,患者均存在静脉用药需求,不同患者静脉用药调配等资料有完整记录,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评价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静脉调配在药物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次数,分析出现差错的环节以及原因。静脉用药调配质量主要是根据《中国药典》、《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药品使用说明书等实施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静脉调配差错次数,分析不同静脉用药调配环节出现的差错次数,主要包括药师审方错误、药师配药错误、药师贴标签错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研究时间段内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共出现36次调配错误,发生率为0.36%(36/10000),不同静脉用药调配错误环节分析药师审方错误20次,占比55.56%;药师配药错误11次,占比30.56%;药师贴标签错误5次,占比13.89%。

3 讨论

3.1 静脉调配差错管理意义

门诊药房静脉调配负责医院不同患者的静脉用药调配,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实际运行与管理期间,因为每日需要完成的静脉用药调配任务较多,同时参与静脉用药调配人员在工作经验与责任心等相关原因,造成实际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容易出现调配错误问题,影响到临床用药安全,甚至可能引起医疗事故。

3.2 静脉调配差错环节分析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我院2019年1-12月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共出现36次差错,占到0.36%,其中药师审方错误占到55.56%、药师配药错误占到30.56%、药师贴标签错误占到13.89%。分析不同环节出现差错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人员因素,工作人员在静脉调配不同环节出现疏忽,参与静脉调配的人员较少,面对的工作量较大,不同工作人员在协同配合方面略有不足,部分药师在处方审核或者药师配药过程中存在聊天、交接不到位等问题,造成静脉调配过程出现差错。部分处方审核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造成配置药物无法正常使用;药师日常工作中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于一些新型静脉用药配置要求等缺乏认识,造成处方审核中出现错误;(2)管理因素,静脉调配有相应的管理工作制度,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如未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引起配置差错;现有的管理制度主要集中在静脉用药调配,关于人员培训、人员考核、工作质量核查、工作成绩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工作人员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致使部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期间心情低落、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较差等问题,这些都体现出日常管理中存在弊端,影响到实际的静脉用药调配;(3)药品因素。现有临床使用药物众多,存在商品名不同、通用名相同,部分药品包装相似、部分药品存在多种规格等问题,工作人员因为缺少相应的药物知识引起调配差错;随着对各类药物研究的深入,临床中相同疾病可选择的药物较多,药物种类的增加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都对日常静脉用药调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医务人员还是按照原来的工作方式进行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类问题;(4)环境因素。静脉调配需要面对的工作量较大,部分工作人员存在超负荷工作问题,尤其是在医院就诊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每日需要完成的调配数量不断增加,工作量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紧迫感,更容易出现差错,加上部分患者家属催促用药等造成工作人员出现疏忽,引起静脉调配差错。

3.3 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各工作环节差错防范措施

结合本研究对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环节与差错原因分析,可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如下:(1)药师审方差错预防措施。药师审方如果不能发现错误,可直接引起配药差错,对此,需要加强药师审方环节的管理,药师审方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各科室的沟通,注重处方点评与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尽可能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保证开具处方的合理性;加大临床药师与医师用药知识培训,尤其是一些新药,需要掌握新药的药理药性,掌握新药物适应症、禁忌症、配伍禁忌等,同时提高药物使用说明书在静脉调配中的应用[3];(2)药师配药错误的预防措施。完善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工作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注重工作成绩的有效激励,规范查对制度,比如检查药物规格、药物浓度、药物有效性、药物本身颜色有无异常等,仔细核对药物的剂量、规格、药品外包装破损等。执行双人复核制度,明确复核人员岗位职责与责任,建立与之对应的赏罚措施,提高复核人员责任心,便于在复核环节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4];(3)药师贴标签错误差错预防措施,评估门诊接诊患者中有无同名同姓的患者,并了解不同患者的实际用药情况,比如自行用药还是在留观区用药,对留观区用药患者做好药品标签信息的核对,依次摆放[5];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同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接,预防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门诊药房静脉调配需要定期总结静脉调配差错,并注重不同环节的分析,同时加强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静脉调配质量,减少差错,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6]。(4)提高对不同药物说明书的合理使用。较多医务人员在临床用药以及药物调配期间,根据自己对药物的了解情况,很少关注药品使用说明书,对此,临床医师以及药师需要重视对各类静脉用药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使用,开具医嘱前需要阅读药物说明书,特别是部分新型静脉用药;科室内可成立药物说明书使用管理与学习小组,不定期抽查对各类药物说明书的阅读情况,了解药师、医师等对常用静脉用药药物作用机理、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的了解,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降低静脉调配差错问题;(5)加强管理,现阶段医院管理中已经有了较多的新型管理方法,门诊药房静脉调配期间,可大胆应用新型管理方法,比如质量管理、PDCA循环管理、品管圈管理、层级管理、标准管理、规范管理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理方法,通过新型管理方法的使用帮助医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减少静脉用药调配差错;(6)静脉用药调配的询证支持。临床文献中有关于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差错的文献分析,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可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掌握其他学者关于门诊静脉调配差错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明确容易出现差错的一些类型以及原因,这些都能够为本院实际静脉用药调配提供参考,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7)不断进行总结,持续改进,定期对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出现的各类不合理用药情况予以总结与分析,明确出现的药物类型、发生原因等,如药师审方错误、药师配药错误、药师贴标签错误等不同错误所占比例等,这些都有利于后续管理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证静脉用药的科学配置,避免此类问题重复发生;(8)强化人文关怀。医院对静脉调配工作人员应加强人文关怀,比如定期对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不同医务人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制定激励措施与制度,对静脉调配无差错的工作人员每月给予额外奖励;而对于出现差错的工作人员则需要扣除个人绩效奖金等;按照日常接诊情况灵活的安排工作人员,适当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减少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出错概率,对提高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各工作环节差错均可引起调配错误,需要加强全过程与整体管理,预防门诊药房静脉调配工作差错问题,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调配差错药房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药房里的照相馆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