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2020-10-17 14:46梁慧超
北方药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降糖药依从性用药

索 娟,陈 军,梁慧超

(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33)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患有糖尿病者已经超过4000万。糖尿病患者过于依赖治疗药物,主要治疗方式为控制病情发展。若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较差的用药依从性,经常表现出换药、擅自停药、漏服,不仅会促使病情发生、发展加重,还会直接影响预后恢复情况[1]。因此,采取临床用药指导措施,科学、合理服用降糖药物,能够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2]。我院围绕2型糖尿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9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4.68±2.6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6±0.25)年。对照组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3.25±2.1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0±0.44)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人格行为、能进行正常交流;③在本研究期间均未服用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性脑病;②合并重大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③无法定期复诊;④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⑤对本试验药物过敏。

1.2 方法

①常规用药指导应用于对照组。对服用的降糖药物与使用的胰岛素剂量和给药时间用药标签和处方等方式标识,依此用药。②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应用于观察组。首先,为糖尿病患者创建健康电子档案,对基础资料、应用降糖药物情况、控制血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此同时,依据病情特征及经济情况,指导合理用药和护理。其次,实施健康教育。为患者定期开展疾病知识讲座,由药师告知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为其详细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能够明确不同类型药物的服药方法及时间。药师还应组织患者定期开展交流,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保健意识。第三,防止漏服药物。医师在患者服药期间应推荐使用药物治疗盒,按照药物类型、服药时间在药盒的4个小格中放入药物,小盒指示灯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提示音,提示需要服药。第四,给予用药指导。若需要回家休养,药师应利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定期回访,掌握用药情况,给予有效的用药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叮嘱患者在服药时谨遵医嘱。

1.3 观察指标

①于干预前后,观察并记录血糖控制情况,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3]。②观察并记录用药依从性,不依从性指标包括偶尔忘记服药、自行停药、自主更改药量,按医嘱用药与临床指标呈正比[4]。③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对比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x±s,mmol/L)

2.2 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96.00%)比对照组(82.00%)用药依从性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n(%)]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10.00%)比对照组(26.00%)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严重糖尿病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及视网膜病变,导致降低肾脏功能,与此同时,还会增加感染率,降低抗感染能力[5]。由于糖尿病症状比较特殊,需接受长时间治疗,会接触较多降压药物,合理用药是治疗的关键[6]。双胍类药物、格列酮类药物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格列本脲等磺酰脲类药物均为糖尿病常见治疗药物,合理使用这些药物能够稳定血糖水平,延缓病情。以上降糖药物均可联合使用,但部分患者并没有明确认知长期用药及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在后期使用药物时,可能随意更改联合使用同类药物的剂量,若用药不当,很难完全发挥药物使用效果,严重情况下,会加重疾病[7-8]。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提升治疗依从性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是抑制病情、控制血糖的基本前提,该指导方式具有合理化、人性化的特征,通过给予知识宣教、明确如何使用降糖药物,强调合理用药的关键,促使开始重视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效控制病情[9]。同时,对于回家后的用药情况,医师应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用药原则,提升用药依从性[10]。本次试验主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和临床合理用药指导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6.05±1.29)mmol/L的空腹血糖、(8.16±1.28)mmol/L的餐后2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96.00%的用药依从性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10.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有利于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预防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能够改善病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升用药依从性。

猜你喜欢
降糖药依从性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