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肠化湿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不良反应情况

2020-10-17 14:46
北方药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李 敏

(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湛江 524000)

在医学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发生在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溃疡、糜烂为主的炎症性疾病,会使得远端结肠受累,容易遍及所有结肠。主要特征是迁延难愈、反复腹痛腹泻与脓血粘液便。该疾病属于一种难治性病症,治疗后因病因机制影响会造成病情反复,该疾病在世界上被公认为难治性病症。目前西药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只能控制和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增多,停药后又易复发。为此,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该疾病的中医研发更加深入,并在该领域上取得非常高的效益,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活动期UC,探索治疗UC更有效、更合适的治疗模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符合上述标准的门诊或住院UC患者68例,中医辨证均为大肠湿热证。将其患者按照前后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15例,年龄(42.5±12.4)岁,轻度25例,中度9例,病程(42.2±27.1)月;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2.1±11.9)岁,轻度22例,中度12例,病程(41.3±29.2)经上述数据显示,患者的资料值无差异变化,计算到P>0.05。

1.2 诊断标准

实行西医诊断,选用标准为2007年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2006年《炎症性肠病蒙特利尔分级标准》[2]以及2010年《美国溃疡性结肠炎成人实践指南》[3]。

实行中医辨证诊断,选用的标准为2009年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纳入经诊断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病症机制患者,分期是活动期轻中度的患者。2、与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相符,是大肠湿热证。3、患者年龄跨度18~65岁,不限性别。4、纳入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目的及项目患者并能够自愿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1、病变的类型是急性的暴发型患者。2、肠结核、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等患者。3、伴有其他重症疾病,例如:直肠癌、大出血与肠穿孔与肠梗阻等。4、哺乳期与妊娠期的妇女。5、合并血液、心肺与肝肾等重症疾病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清肠化湿方配合中药灌肠。口服方:白头翁10g、黄连3g、黄芩10g、煨木香10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生地榆10g、白蔹10g、肉桂3g(后下)、生甘草5g。灌肠:黄柏30g、石菖蒲20g、苦参10g、地榆30g、诃子10g、白及10g、三七粉3g(冲)、锡类散1.5g(冲)。用法:将药材煎熬制成汤剂,取出浓汁120ml,保持每晚口服一次,汤药疗程为15天一个疗程,服用完后停药观察2天;对照组药物服用选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4g为一袋,分4次口服。以上疗程均为12周。

1.5 观察方法

在第0周、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对患者进行评估。

症状积分的评估 根据2002年出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非特异性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新药治疗原”之中中医证候与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按照治疗之前、之后的腹泻症状积分进行统计。

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情况,根据2002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照积分法对中医证候进行判断。(1)缓解:在治疗以后,溃疡性结肠炎病症改善明显,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弱,表示治疗得到缓解,症候的积分减少超过90%;(2)显效:治疗以后,患者体征与症状有显著缓解,中医证候的积分减少程度在70-89%之间;(3)有效:治疗以后,患者体征与症状有所缓解,中医证候的积分减少程度在30%-69%之间;(4)无效:治疗以后,患者体征与症状没有显著好转,或者加重,中医证候的积分减少程度在30%以下。

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轻度头晕、头痛。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腹泻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腹泻症状均有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泻症状积分比较

2.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经治疗后治疗组证候改善总有效为94.2%,而对照组为85.3%,在实施统计学检验以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共计10例,计算到29.41%总发生率,治疗组共计4例,计算到11.76%的总不良反应率,P<0.05。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目前,中医学认为,该疾病病因机制是由于患者本身出现体质虚弱、胃寒体湿、脾虚血气运行不畅,从而造成疫气毒菌侵入,使之患者产生情绪抑郁、紧张等思想,或劳倦过度,或恣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或寒湿化热,损伤脾胃与肠腑,形成肠道壅滞,脂络受损。其发病与肠、脾、胃、肝、肾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而大肠湿热普遍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主要特征。针对此病机特点,我们拟定了清肠化湿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中医证实中药黄芩、黄连属于一种药性苦色,能够缓解体内湿热的药材,可以解热清燥;药材白头翁在中药理念中对清热解毒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凉血止痢的最佳药材;药材白芍起到的疗效能够促进患者活血养营、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对患者出现邪毒湿热之症起到清热利血的功效。药材炙甘草通过与芍药搭配使用,即可除痛止血,又可调节气血,起到除湿温血的疗效,故下痢可愈。灌肠方则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生肌类中药制成,能够将药剂直接传输到病症病变部位,较快促进炎症吸收和溃疡愈合,更大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见,口服与灌肠相结合,内外合治,全身用药与局部给药并行,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尤其适用于活动期患者。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且疗效不劣于西药,而且可以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长,运用此方法治疗UC不失为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由于时间、研究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依然还有诸多问题,例如:不能证型与分类用药治疗所选病例,并且所选样本量不足,说服性不高,中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明确等。今后我们将继续扩大样本量,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要求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在后期的医学领域中得到深入研究,同时保证医学在研究疾病机制上得到创新思路和新型路线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实行清肠化湿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不仅改善病症症状,而且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超声造影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炎活动期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