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困难职工档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2020-10-21 09:26周梦韵郭格
档案与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档案

周梦韵 郭格

摘要:扎实推进解困脱困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一个时期最关键和紧迫的任务。困难职工档案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档案依据。文章以丹阳市困难职工档案为例,论述其在工会帮扶、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困难职工;档案;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要做好工会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工作,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强化扶贫档案的精准和共享,赋予这一卷卷、一册册貌不惊人的档案“记忆共享”的历史使命。本文以丹阳市困难职工档案为例,论述其在工会帮扶、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作用。

丹阳市总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市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最基本的职责是代表全市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全市职工的合法权益。多年来,丹阳市总工会立足“党政所想、企业所需、职工所盼”,围绕上级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新要求,从识别到施策、从建档到脱档、从解困到脱困,将精准贯穿于解困脱困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全市困难职工档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动态解困脱困率达到35%以上。

一、困难职工档案的特点

困难职工档案,是指工会对困难职工家庭开展帮扶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以及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主要包含困难职工原始档案、按财务制度管理的档案和日常帮扶工作档案。

困难职工档案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广泛性。困难职工档案作为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涉及的地区、家庭、人员范围分布非常广泛,因致困原因不同,各地区帮扶政策、资金分配等也都各不相同,相应的档案材料也“包罗万象”。根据家庭困难程度的不同,丹阳市总工会分类分级建立帮扶政策。2019年针对不同困难程度人员发放救助金5000—26000元不等。

二是独立性。工会对困难职工任何形式的帮扶,按照“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程序,依据的是困难职工档案的填写内容,以便因户施策、分类帮扶。每年6—8月,丹阳市总工会机关干部与各镇(区)街道局(公司)工会相关人员分组开展困难职工走访调查工作,以家庭为认定单位,分级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一户一档。

三是动态性。困難职工档案在日常管理中是动态变化的,如遇困难职工情况变化,要即时发现即时录入,即时变化即时调整,即时脱困即时撤档,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也要同步调整。丹阳市总工会定期开展困难职工“家访”,确保真实准确、客观动态地掌握帮扶对象的情况,推动困难职工建档帮扶工作应帮尽帮、精准高效。

四是共享性。困难职工档案除纸质档案外,使用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建立的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此外,丹阳市总工会与民政部门还对申请救助的困难职工家庭进行数据比对、信息共享,确保“无一户多报,无一人漏填”。

二、困难职工档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扎实推进解困脱贫工作,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一段时间最关键和紧要的任务。作为这项工作的历史记录,完善的困难职工档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据。

1.困难职工档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现实依据。对于解困脱困工作来说,其重点就是“精准”。为了确保工会组织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帮扶,彻底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会组织必须在深入分析困难职工档案的基础上,按照困难职工档案的类型开展帮扶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困难职工档案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会组织通过困难职工档案,不仅可以准确掌握困难职工的家庭、收入、致困原因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其和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以使困难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真正得到改善,也使解困脱困工作更显实效。每年9月,丹阳市总工会根据每户困难职工家庭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全方位的帮扶举措。比如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微心愿”援助行动,发放“微心愿”征集卡,实施个性化精准帮扶。截至目前,援助项目达28种,投入资金50万余元。先后为300余户困难(特困)职工家庭送去家用电器、电动车、轮椅、儿童早教机等援助物品。除物资帮扶外,针对困难职工特定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先后开展“流动病床康复行动”、免费法律(心理)援助行动、“爱心医疗救助卡”“爱心车队便民行”等“点对点”帮扶服务,把关爱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特别是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要认真把握困难职工档案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努力提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针对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丹阳市总工会积极落实上级工会保障疫情期间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的工作要求,总计为全市65户在档困难职工发放资金8.9万元,缓解了困难职工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平稳度过疫情防控期。同时,为83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邮寄800余只口罩、160余瓶消毒液、4000余副乳胶手套等“战疫”暖心包裹;落实丹阳市特困职工凭证免费乘坐镇江及丹阳市内公交,为35名特困职工申请拨付2020年临时物价补贴,确保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落实到位,这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现实依据。

2.困难职工档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政策依据。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支持。在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时,通过查阅往年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帮扶政策,比对历年来困难职工的家庭收入、医疗支出等情况,发现原有的救助办法门槛太高、医疗报销比例偏低,急需调整出台新的方案。为此,丹阳市总工会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市政府先后修订下发《丹阳市特困职工帮扶救助办法》《丹阳市医疗救助办法》《关于调整市区住房保障有关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为全市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在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生活等专项帮扶救助中提供政策支持。市总工会层面也相继出台了《总工会困难职工临时救助办法》《困难、特困职工认定标准》《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救助办法》《建档市区困难(特困)职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救助补贴制度(暂行)》等,为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提供了制度保障。

3.困难职工档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科学依据。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科学地管理好与利用好困难职工档案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困难职工档案是工会困难帮扶工作的历史见证,近年来,丹阳市坚持“传统方式与信息化齐步走”原则,把档案数字化纳入到纸质档案整理工作流程中,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丹阳市总工会实际,市总工会建立了“互联网+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的模式,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同步联网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不仅提升帮扶救助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也可以防止对困难职工家庭误判,防范资金使用风险。2017年,工会系统与民政部门建立困难职工家庭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和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同时,丹阳市积极探索搭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需求与救助资源信息对接平台,建立与市民政、人社、财政、卫计、教育等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同时整合慈善、广电、水务、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各方资源,延展帮扶内容。通过多方争取、上下互动,教育救助、慈善救助、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有线电视减免、法律援助等优惠政策均由特困职工扩大至困难职工,扩大了群体覆盖面。先后有500余人次困难、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享受到城乡居民(含补充)保险费政府代缴、政府医疗救助减免、慈善助学、免费参保大病及住院保险、子女保教费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补助、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补贴等帮扶实惠,持续放大帮扶救助工作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近年来,经过各级工会共同努力,我国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工会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由2015年底的345.58万户下降到2018年1月的247.24万户,人均纯收入低于低保线的贫困职工由125.2万户下降到63.46万户。而丹阳市工会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由2015年底的270户下降到2020年1月的65户,人均纯收入低于低保线的贫困职工由120户下降到35户,每年动态解困脱困率达到35%以上。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工会对困难职工档案的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针对困难职工家庭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杜绝出现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现象,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1.以服务工会为宗旨,进一步提升工会系统档案意识,营造加强困难职工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日常的困难帮扶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困难职工档案,工会的解困脱困工作将受到制约,没有规范的困难职工档案,解困脱困工作的效率难以提高。因此,丹阳市在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中,一是要求各级档案员进一步提升工会系统档案意识;二是广泛宣传困难职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党委政府关于加強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意见,通过“行风热线”“工会之声”等媒体平台,加大对帮扶政策举措的宣传普及,切实增强做好困难职工档案工作的自觉性;三是加大档案业务培训力度,邀请上级工会、档案部门指导培训,提高困难职工建档工作的专业水平;四是把困难职工档案工作纳入每年工会重点工作内容,以及年度工会工作目标考核。

2.以分层负责为基础,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三级网络,精准识别困难职工原始信息。一是走访调查,分类建档。在基层工会初审的基础上,把好困难职工家庭档案信息审核关,对照丹阳市《困难、特困职工申报条件》,每年6—8月,由市总工会机关干部与镇(区、街道)、局(公司)工会相关人员分组开展困难职工走访调查工作,走进企业、走进职工家庭,访困难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访所在企业工会及行政人员,访街坊邻居,最大限度做到底数清、家底明,为个性化、全方位制定帮扶举措提供真实依据。二是分级负责,精准识别。面向全市困难、特困职工实施联系卡帮扶制度,市总工会从宏观层面切实掌握帮扶结对联系情况,明确镇(区、街道)、局(公司)系统、直属企业工会负责人为帮扶第一责任人。并及时召集帮扶第一责任人召开困难职工情况分析会,与镇(区、街道)、局(公司)形成三级网络,共同收集、分类、分析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所需所求,在征得困难职工本人同意后,针对每个家庭制定具体可行的帮扶计划,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制,并排出解困脱困时间表。

3.以规章制度为抓手,积极推进困难职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会组织只有制定完善的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首先,要把建章立制作为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首要任务来抓。丹阳市各级档案员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的特点,建立健全了文书处理工作程序、立卷归档、档案保管、档案移交、档案统计与汇报、档案鉴定与销毁、档案查阅、档案室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困难职工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10年)明确纳入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其次,建立严格的审批、公示和财务制度。丹阳市在开展困难帮扶工作的过程中,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设立丹阳市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并根据困难职工档案层级,严格规范管理使用国家、省、市各级的帮扶专项资金,定期自查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并接受省总工会、镇江市总工会、丹阳市巡视组等的监督,防范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确保真正困难的职工得到及时帮扶和救助。最后,制定完善的档案保密和查询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展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为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4.以开发利用为目的,强化困难职工档案数据库建设。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提升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困难职工档案数据库建设已显得十分迫切,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各级行政机关及相关单位应加强推进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档案信息的组织与存储、档案资源的整合与集成,以及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组织团队及其长效服务机制的形成。要积极利用现代化设备资源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著录、编目和编制检索,让困难职工档案工作朝着网络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实现困难职工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困难职工造血功能为例,丹阳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实施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阳光助学助业”行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家乡行”,举办“创业就业”培训会,提供暑期见习岗位等举措,为47名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搭建了就业和见习平台,提高了就业解困能力。与农商银行联合开展职工创业“筑梦行动”,为困难家庭大学生和下岗失业职工创业提供资金贷款和优惠。制定实施“专业技能培训”项目,面向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相继开展“急救和护理技能”“皮鞋手工加工”“育婴师”“食用菌培植”等实用技能培训,帮助有就业创业意向的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掌握就业技能。联合人社局举办面向困难职工的专场招聘会,帮助困难职工家庭成员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切实减贫解困。只有实现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高效检索和方便利用,针对性地施行帮扶举措,全面提升帮扶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档案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