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高校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剖析

2020-10-21 04:08田敏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产出导向法教学实践

田敏

摘要:作为日语专业课程,“日语会话”主要承担训练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任务。本文根据“产出导向法”的相关理论,对传统“日语会话”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地改变,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餐馆打工”为主题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加强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日语交流。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教师主导;教学实践

目前,口语教学仍然是外语教学的难关。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缺少外语听说练习的机会,教学产出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尝试用更适合口语教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是有必要的。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创建,旨在克服中国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文秋芳,2018)。经过十余年的努力,POA理论已日臻完善。POA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以“学用一体说”“学习中心说”“全人教育说”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为主的教学假设,以及以“驱动”“促成”“评价”为主体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文秋芳:2017)。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校日语会话课程。

1.日语会话课程简介

日语会话课程是在高校日语专业大一、大二年级开设的一门日语专业课程。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日语专业大一、大二年级日语会话课程每周2课时,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日语口语课堂》系列。大一年级使用《日语口语课堂》的入門篇和基础篇,大二年级使用《日语口语课堂  提高篇》。

2.教学实践设计

2.1教学主题

选择“餐厅打工”为主题进行教学实践,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的教材中包含“餐馆打工”相关的教学内容(如「お昼時のレストランで」、「席まで案内される」、「オーダーする」等),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符合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要求。(2) 符合日常会话交流的需求。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读完两年之后会选择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需要打工,其中有一些学生会到日本的餐馆里打工。在日本的餐馆里工作时,除了需要掌握相关的日语表达方式之外,也需要了解相关的礼仪礼节。(3)具有文化延伸性。中日两国的服务礼仪有共同之处,亦有差异之处。两国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学习日本餐馆服务的相关表达和礼仪,进而了解日本的行为和语言文化。

2.2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师对会话教材的内容整合。《日语口语课堂 基础篇》第8—10课均为餐厅场景的会话内容。第二部分是笔者增加的日剧《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第二集中有关餐厅“打工敬语”的内容,其中,展现了留学生在日本餐馆打工的实际场景,包含打工用语、打工礼仪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日本“体谅”文化。

2.3教学流程

POA的教学流程涵盖3个阶段:驱动、促成、评价(文秋芳,2015)。这三个阶段都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下面以2课时的“日语会话”课程为例,阐述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设计。最终的产出目标是让学生在餐厅打工的会话背景中能够流利地进行对话。要求重点词汇、句型以及敬语的用法表达准确,语音语调正确,语流顺畅。并且在对话过程中礼仪规范。为实现产出目标,笔者设计了两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均包含“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部分,具体设计见表一。

下面以子任务1为例,结合产出导向法,对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介绍。

驱动。在传统教学中,在每课或每单元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教师会根据内容设置“导入”环节。产出导向法“驱动”环节与传统教学中“导入”环节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激发学生的产出欲望。在子任务1的“驱动”环节中,教师先通过视频播放日剧《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第二集片段,向学生展示日语敬语常用的句型以及敬语动词。学生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尚未系统学习过这些敬语句型以及敬语动词的相关用法,但是在实际的会话场景中又会经常使用到,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激发学生对产出的需求和学习欲望。

促成。“促成”包含三个主要环节: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2)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在“促成”中,教师的脚手架作用最为明显(文秋芳,2015)。子任务1中,教师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促成”环节。第一阶段,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结合视频和教材会话中的内容,归纳总结打工时常用的词汇、句型等表达方式。然后,请3组学生分别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讨论结果的发表。教师请A组学生发表小组讨论总结的重点词汇,并对重点词汇以餐厅打工为背景进行造句。在A组学生使用重点词汇进行造句的过程中,虽然对单词本身的理解和使用比较准确,但是出现了一些句型表述错误,教师对此进行纠正,并补充讲解重点词汇。第二阶段,教师请B组和C组学生发表小组讨论总结的重点句型及其用法,并以餐厅打工为背景用句型进行造句。在两组学生发表的内容中,对于重点句型的归纳有相同和互补的地方,但是在解释句型的接续、用法以及造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语法错误。针对学生发表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纠正并强调重点句型的具体用法。

评价。产出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迟评价。在子任务1中,学生发表完之后,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即时评价,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及教学重难点。另外,要求学生编写一篇在餐厅用餐的场景对话作为课后作业,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指导与评价。

2.4教学反馈及反思

为了检验使用“产出导向法”的实践效果,笔者在实践课后请学生提交反馈意见。从学生上交的反馈意见来看,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内容。一、大部分学生认为,使用“产出导向法”能提高口语产出能力。二、“驱动”环节通过不同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三、 使用“产出导向法”设置的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小组讨论发表的过程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四、教师的即时评价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是学生相互纠错之后很好的补充。

从以上反馈结果来看,“产出导向法”运用于“日语会话”教学中,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学生们普遍认可的。但是,其中也体现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使用“产出导向法”时,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设置难易不同的产出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常常是最令教师头痛的问题。“产出导向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日语会话”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由被动输入变为主动输出,提高学生日语会话能力,打破“哑巴外语”的困局,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笔者认为,将“产出导向法”与外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断完善,在外语教学中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希骁.“产出导向法”在大学罗马尼亚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1):1-8+144.

[2]刘琛琛,冯亚静.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实践[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4):63-69.

[3]彭红.“产出导向法(POA)”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9(33):45-47.

[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640.

[5]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348-358+438.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产出导向法教学实践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