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重症脑卒中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10-21 06:16谢丽丽罗金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命质量综合性护理

谢丽丽 罗金燕

摘要 目的:探究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中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2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生命质量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各项评价内容分数均较对照组高,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对其生命质量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综合性护理;生命质量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

XIE Lili,LUO Jinya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Methods:74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 admitted t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pril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sleep quality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cores of SF-3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SQI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severe stroke patients can improve sleep quality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Severe stroke; Comprehensive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类号:R743.3;R473.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1.059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指脑血管缺血或出血引发的脑血管意外事件,重症脑卒中指患者脑受损面积较大,严重者脑组织受压严重,可能会引发脑疝,并引起突发性昏迷、肢体障碍、呼吸循环急性功能不全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重症脑卒中发病率逐年提升,发病后存活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等问题被广泛关注,因此脑卒中患者护理方式尤为关键。综合性护理干预,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扩宽护理范围,以满足其实际需求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提升护理效果、有利于预后。基于此,本次选取74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7.85±6.49)岁;其中脑梗死19例,脑出血18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8.47±6.42)岁;其中脑梗死20例,脑出血1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2-3],并经医学影像证实;2)患者均伴有明显肢体功能障碍;3)患者均具有基本沟通能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保持正确体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内容:1)情绪疏导: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快,患者一般无心理准备,并受肢體功能受限影响,在护理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烦躁、焦虑、抗拒等思想及行为状态,此时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卒中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最重要的为针对性情绪疏导,主要方式为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对于情绪表1 生命质量(±s,分)状态极为抗拒者,指导患者正确宣泄心中抑郁、焦虑情绪,以稳定其情绪状态;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沟通,与辅助稳定患者情绪状态及血压水平,以与患者、家属建立稳定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方式,包括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高蛋白等,保持患者康复中能量所需,同时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以提升护理效果;3)康复护理:a.早期:患者发病后早期生命体征稳定性差,且发病后早期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在早期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将患者摆为正确体位,并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度;检查健侧肢体活动情况;辅助患者每2~3 h进行1次体位更换,并按摩受压部位、活动患侧关节,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情况;b.中期:对患者开展坐立平衡、站立平衡训练,根据患者适应能力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包括负重站立、中心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此阶段可借用助行器完成室内平衡训练,以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c.后期:在之前训练强度基础上增加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独立完成洗脸、刷牙、穿鞋、穿衣等日常动作,同时鼓励患者进行翻书、抓握等细小动作训练,鼓励患者主动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以提升其生命质量;d.睡眠护理:每日睡前指导家属对患者头部按摩方式,睡前饮用1杯热牛奶,并以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为患者准备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夜间护理操作,降低夜间噪声、保持患者床单干爽,以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增强患者日间运动能力,以助患者延长有效睡眠时间,达到稳定内分泌水平、提升护理效果的作用。

1.4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护理后4个月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生命质量以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能力等8个评价维度,分值高表示生命质量好;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价,满分0~21分,分数高表示睡眠质量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中各项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睡眠质量 干预前,2组患者PSQI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原因为脑血管出血或缺血引发的脑组织损伤,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性功能障碍,包括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预后[4]。其中重症脑卒中指梗死或出血引发的较大面积脑损伤,神经损伤严重,死亡率较高,存活者极易发生偏瘫,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同时,因发病迅速,患者未经充足心里准备,可增加抑郁、焦虑等情绪,对患者睡眠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在早期康复阶段,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修养,日间阶段性睡眠严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可因此影响患者内分泌水平及生命体征的稳定,影响临床护理治疗效果[5]。因此,在护理干预中,增加对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主要为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以及对其日常生活的干预,关注度较低,因此,在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中,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评分均较观察组差。综合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具有范围广、需求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较全面,在护理干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可根据患者实际临床需求,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情绪疏导、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睡眠干预等,可达到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提升其护理治疗依从性,进而达到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中,各项评分内容均较对照组高,能够说明,在综合护理中情绪梳理,可稳定患者情绪状态,保证患者内环境稳定,避免因情绪激动发生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增强患者在护理治疗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同时,因患者情绪状态有所改善,护理治疗依从性提升,可降低护理治疗中人为干扰因素,进一步达到提升护理效果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可助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使身体功能逐渐适应日常生活状态,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生理状态,提升其生命质量的作用;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能够保证患者康复训练期间能量所需,并通过饮食控制,降低可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可进一步稳定其生命指标,提升康复训练效果,可因此达到提升生命质量评分的效果。在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考虑其原因,通过情绪梳理课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经过阶段性康复训练后,患者日间体能消耗大,对睡眠需求量增加,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睡眠干预,包括头部按摩,泡脚和热牛奶等,可达到延长患者夜间有效睡眠时间的效果,以此可进一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提升日间康复训练的效果,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可达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对其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提升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及改善其生命质量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隆卫娟,张娟.病人照顾者综合康复护理培训联合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居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0):2456-2461.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3]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319-1323.

[4]张瑞雪,涂双燕,陈德智.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8):1005-1009.

[5]陈盈盈,张丽,周光耀,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5):123-125.

猜你喜欢
生命质量综合性护理
综合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预防效果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
200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生命质量分析
针刺配合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生命质量的干预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