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渐进式阅读教学策略

2020-10-23 09:11林向荣
教师·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记叙文渐进式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语言文学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渐进式的记叙文阅读训练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准确而深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文章将讨论如何使用渐进式阅读方法来进行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记叙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记叙文渐进式阅读;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0-0035-02

一、引言

习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根据习总书记的这一精神,初中阶段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人才储备,更应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提升记叙文教学的实效成为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渐进式阅读对语文课堂的影响

渐进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从“感悟”“欣赏”“创造”三个角度由简及繁地进行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渐进式阅读教学崇尚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自由学习、合作探究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这十分契合当前的新课改背景。另外,相比过去沉闷死板地讲解语文知识的课堂,渐进式阅读的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能够吸引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

渐进式阅读中的感悟阅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章中的内容来感知作者的思想和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感悟阅读是渐进式阅读的一种基本形式,但是很多地区的中学教师缺乏感悟阅读教学经验。初中阶段学生对记叙文这类文章的阅读兴趣较为匮乏,同时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往往不能准确领会文章的核心思想。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渐进式阅读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当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领下自发阅读课内外记叙文,那么便可以更顺利地实行渐进式阅读教学。

三、使用渐进式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记叙文阅读和写作

(一)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文章

记叙文有六大要素,抓住这些要素是看懂记叙文的关键。学生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渐进式阅读方式。

比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课文《背影》时,教师可以在讲课前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这一过程最好在课堂上进行,方便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五分钟左右时间对全文进行快速浏览,把握文章的六大要素和基本内容。在学生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默读,且不能用手去指着文章中的句子阅讀,并以每分钟四百字左右的速度迅速阅读文章。这对刚进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进行渐进式阅读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当学生完成快速阅读后,教师要询问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当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本文写的是“作者即将和父亲分别,在火车站发生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遍阅读了。第二遍阅读也要求快速阅读。学生在第二次速读中可以抓住作者写的一些词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在文章即将结束的地方,写下了诸如“我的眼泪又来了”等句子,十分适合用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情感。要在两次速读中抓住文章的主要思想,对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来说还较为困难,但也有一些固定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速读中体会文章题目的含义,重点阅读和思考文章开头与结尾。这两次速读让学生完成了渐进式阅读中的感悟过程,也符合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做到了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二)引导学生在精读过程中欣赏文章

当学生完成了两次快速阅读,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正确体会到了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感情基调,教师便可以开始让学生进行精细阅读。精细阅读强调逐字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分析文章的整体感情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学习如何从文章的开头寻找文章的感情基调,这是阅读记叙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如《背影》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开篇处寻找能够表现作者写作心情的词和句子。在本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和父亲两年未曾相见,一见面便是在祖母离世的情形下。这就表现出作者在行文之初的心情是悲伤的,也有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后面的段落,并从文中了解到作者当时家庭困难,为了补贴家用,家当已经被典当的情形。这为文章之后写的作者回北京和父亲去南京谋生埋下伏笔。之后作者的父亲由于事务繁忙,多次犹豫是否要送作者去火车站。从作者父亲的犹豫和那句“他们去不好”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父爱。最后几个段落是全文的高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父亲给作者买橘子过程中的蹒跚、扭动和爬月台的动作描写中体会父亲对作者的爱。对于“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以及结尾一段作者看过父亲的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等句,教师要让学生逐字进行阅读,体会游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精细阅读是对文章的充分审美,是渐进式阅读中“欣赏”的阶段。

(三)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基本的写作技巧,展开语文写作练习

在渐进式的阅读指导中,初中生先是在泛读过程中掌握记叙文的主要大纲内容,之后通过精读的方式,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式、主要思想。通过这两个阶段教学,学生已经对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有了大概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记叙文中的审美内涵。最后,教师可以教学生自行写作记叙文,记录身边让自己感动的大大小小的人和事。这是渐进式阅读中的“创作”阶段,当学生能够写出符合教师要求的记叙文时,记叙文阅读教学才算全部完成。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回忆自己要写的人和事,尝试引导挖掘其在面对这些人和事时的情感。

比如学生描写母亲: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在这样的描写中,学生将母亲平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融入两句话之中,这符合初中阶段对人物语言描写和记叙文写作的要求。

同样以《背影》中人物的细节描写为例。教师先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一些语句,然后指导学生利用相同的描写手法,对自己所要描写的人物展开塑造。如朱自清是利用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来塑造父亲的形象。在写作时,學生若突出造自己的母亲是个女强人,可以从“虽然同自己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从一些小事情中能感受到母爱”这一方面出发。因此,学生写道:“记忆中的母亲一直都很忙碌,回到家后手忙脚乱地做饭,每次饭菜都是极为简单的家常菜。但是偶有一两次母亲休假在家,饭桌上都是自己爱吃的很难烧制的‘大菜。”这种细节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母亲虽然很忙碌,但是对子女的关爱从未缺席过。当学生完成这种渐进式的片段写作练习,教师就可指导学生完成一整篇文章的写作练习。

四、渐进式阅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而除了精挑细选的作为教学材料的课内记叙文外,课外也有很多优秀的记叙文值得学生去阅读。在课后,教师可以推荐优秀的文学刊物让学生阅读,如《意林》《读者》等。实际上,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拓展其他文章形式的阅读,而不要局限于记叙文体裁,很多有记叙性质的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余华久负盛名的小说《活着》,其中大量篇幅都以记叙的形式书写。在这本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余华作品独特的文学魅力,也能感受到在那个新旧交替时期社会中,小人物的起起落落和生死别离。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书目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书目的长短、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安排,为学生设计阅读的计划表,让学生制定课外书目的阅读时间。根据学生的阅读大纲,设置相应的导学案。

例如,在记叙性小说《骆驼祥子》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要求学生采取渐进式阅读方式阅读。先展开粗略的阅读,把握故事中虎妞和祥子的“一生”脉络,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之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对祥子、虎妞等人物的性格展开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到佐证祥子、虎妞人物性格的篇章段落,由此完成对整个课外文本的渐进式深入化阅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渐进式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读懂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并在完成学习后指导学生自行写作记叙文。这样,渐进式阅读中的感悟、欣赏和写作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能力在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李芳平.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7.

[2]李兴贵.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例谈[J]. 考试周刊,2018(6):26.

[3]彭艳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记叙文为例[J]. 华夏教师,2018(27):53.

[4]胡顺志.浅析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J]. 教育现代化,2017,4(29):165-166.

[5]林丽珍.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4):16-17.

[6]张鹏忠.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记者观察,2018(29):152-153.

[7]彭艳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记叙文为例[J].华夏教师,2018(27):53.

作者简介:林向荣(1968—),女,福建闽侯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