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氯喹联合环孢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10-24 00:53罗颖婷黄家敏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珠海519100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氯喹顽固性血小板

罗颖婷 黄家敏(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 珠海 519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侵犯结缔组织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大约为75.4/10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1,2]。该病主要是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之下,B细胞增生过度、T细胞减少以及T抑制细胞功能缺失,使得免疫功能失衡引发全身性的继发性炎症反应,造成多器官的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则属于SLE的首发症状,特别是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是导致死亡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对于保障健康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通过羟氯喹联合环孢素治疗SLE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SLE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SLE诊断标准[3],血小板计数持续至少6个月低于50×109/L;②愿配合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心、肝、肾等严重疾病;②精神障碍;③近半年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④外血液系统疾病、感染、药物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男性 11例,女性 19例;年龄 20~37岁,平均年龄(28.32±4.24)岁;病程 l~9 年,平均病程(5.25±1.13)年。对照组男性 12例,女性 18 例;年龄 21~37 岁,平均年龄(28.35±4.21)岁;病程 l~8年,平均病程(5.22±1.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环孢素软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22)治疗,剂量25 mg,口服,2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63)治疗,规格0.1 g,口服,2次/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评估效果。临床缓解:临床症状消失,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指标接近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轻度改善,指标轻微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有加重,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为临床缓解、显效、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②观察两组免疫生化指标。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均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静脉血,离心机离心,检测并比较两组CRP、ESR、C3、C4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检测CRP、C3、C4水平,魏氏法检测ESR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等级资料间的比较;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疗效对比:联合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生化指标:治疗前,两组免疫生化指标CRP、ESR、C3、C4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个月后,联合组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生化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生化指标对比(±s)

组别 时间 E S R(m m o l/L) C 3(g/L) C 4(g/L)联合组(n=3 0)对照组(n=3 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治疗前P 治疗前t治疗后P 治疗后5 6.3 8±1 1.2 7 2 2.6 6±9.2 5 5 7.2 6±1 1.2 3 2 9.7 8±9.2 7 0.3 0 3 0.7 6 3 2.9 7 8 0.0 0 4 0.3 2±0.0 8 0.9 4±0.3 2 0.3 3±0.0 9 0.7 2±0.3 1 0.4 5 5 0.6 5 1 2.7 0 5 0.0 0 9 0.0 9±0.0 2 0.3 8±0.1 7 0.1 0±0.0 4 0.2 4±0.1 6 1.2 2 5 0.2 2 6 3.2 8 5 0.0 0 2

3 讨论

SLE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是由于免疫耐受出现异常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缺失、B细胞功能增殖过度,从而引发机体内沉积大量抗体,导致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从而继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4,5]。SLE并发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表现,易诱发皮肤黏膜出血、重要脏器出血,是与病情的进程、结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针对SLE合并血小板减少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治疗SLE并血小板减少主要是通过减轻机体的免疫反应,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环孢素属于一种免疫抑制剂,主要是在免疫反应诱导期发挥作用,通过干扰T细胞活性,选择性地抑制抗原诱导产生的CD4+T细胞和IL-2的分泌,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减少抗血小板抗体,达到治疗的效果[6]。然而单用环孢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对于SLE合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联合用药治疗十分有必要。羟氯喹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SLE的一种抗疟类药物,此类药物能够对SLE活动进行有效的抑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较少发生。该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免疫和抗炎作用,除了能通过对多核细胞的趋化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炎症反应,还能对淋巴细胞的反应进行有效的控制,诱发T细胞凋亡,从而有效地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与此同时,还会通过对自身抗原的加工与递呈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目的。因此,羟氯喹与环孢素的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的作用,有效抑制SLE的活动程度。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2个月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于B细胞、T细胞均有比较好的调控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此外,SLE患者血清中各系细胞和补体等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比较低下。联合组在治疗后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羟氯喹联合环孢素对于SLE并血小板减少患者机体有比较强的免疫调节效果,帮助恢复免疫功能。

综上,羟氯喹联合环孢素治疗SLE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氯喹顽固性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喹啉类生物碱在治疗COVID-19中的应用与问题
磷酸氯喹
停药了!特朗普结束服用羟氯喹
70年老药氯喹带来“新希望”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