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审题的方法研究

2020-10-26 02:31王丽芬
教师·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语文教学方法

王丽芬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文章作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习惯的研究上:先弄清学生审题的现状,明确影响学生审题能力发展的因素。然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形成“寻找‘题眼读懂题意;圈圈点点,理清题意;动脑思考,理解题意”的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题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013-02

一、弄清学生审题能力的现状

学生审题的现状表现为不按规矩审题,对难度不高或一般、很熟悉的题,学生往往不认真看题,不读完题就做题;对一般或难度较高的题,学生看题比较仔细,但是在看题过程中缺少“审”的能力。

二、明确影响学生审题能力发展的因素

知识水平影响学生的审题能力,多数学生反复读题的意识差,经常犯低级错误。同时,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对比归类意识差。另外,学生易受强信息干扰,全面统筹能力差。理解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形成固定的审题模式

笔者结合语文教学,遵循“寻找‘题眼读懂题意;圈圈点点,理清题意;动脑思考,理解题意”的原则,从开展专题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在课堂中渗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考试后总结与提升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在这里重点谈一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做法。例如,在现代文阅读中,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都会出现这样一种题——文章开头段的作用是什么?笔者和学生共同总结与梳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三种文体中这类题答案的相同点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记叙文题目的答案还有引出文章的写作内容、点题、引起下文等;说明文题目的答案还有引出说明对象或是说明内容;议论文题目的答案还有引出论题或是引出中心论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做每道题时,笔者都要求学生先点题眼,抓关键词;看到关键词后,再思考相关的知识点有哪些;接着,确定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最后,解答这种题的步骤是什么,并按要求规范书写。

四、及时反思总结,汇报审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审题,审的不只是题目要求、题眼,还包括试题的内容、题干。如果只是明确了问题要求,对题目内容理解不透彻,依然无法保证答案的正确性。下面笔者以一张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的部分内容为例,汇报一下我们的审题训练成果。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①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题眼是“准确规范”。学生应明确,这类题型分值为2分,即汉字1分,标点1分。无论是汉字,还是标点都不要触底线,而且字要写在田字格正中间三分之二处。小标点(如逗号、句号)写在左下格,而大标点(如问号、叹号)占整个左格。②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题眼是加点字,这样的字在文段中都会以词的形式出现,一定要看清要注音的是哪个字,更要注意将拼音和英语字母的写法明确区分开,分清前后鼻韵母、平翘舌。注音的字一定会有易错点,要格外仔细认真。③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此题型若只找到错字没改对则不得分,一般会以形近字来迷惑学生。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按构字特点来记忆形声字、会意字。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语有误的一项。题眼是“有误”,要想完成此类题,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外,还要明确各个成语的意思,更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我们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每个成语的大概意思、感情色彩写在选项的旁边,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将错误成语替换成正确的成语,这样就加大了其审题的力度。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题眼是“没有语病”。学生一定要将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牢记于心。为了让学生认真审题,笔者要求学生用修改符号在选项的原句上做标记。一般情况下,成分残缺就增,语意重复就删,语序颠倒就调,搭配不当就换。

(4)诗文默写。此题型基本有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和归类性默写三类。直接性默写时要把句子看准、把字写对,尤其要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对理解性默写,找准关键词很重要,而且要看准考的是哪首诗,并将该首诗熟记于心。归类性默写题考查的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学生一定要看准是让写古诗词还是古诗文,而且最好是写本册课本中的诗句,这样记忆更深刻,准确率也更高。

(5)名著导读。审题时要逐字阅读,看准考的是作者还是主人公,外国人名一定要将小圆点加到合适的位置。一句话书评或是对人物的评价和主题概括要确定字数,不随意增删。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考查的基本题型有:①宣传语(宣传标语、主题语),即要求学生写两句话,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标点要规范,尤其是最后一个标点。②劝说类,即打招呼问好、委婉劝说,劝说内容要以为对方着想为出发点。③邀请类,即除了打招呼问好、表身份外,要把邀请的任务内容、准确的时间地点准确告知。④开场白、结束语、串词,要体现其作用,找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开场白为例,答题格式为:打招呼、问好,表身份,主题引入,表明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宣布活动正式开始。⑤分清活动形式、活动步骤和栏目。活动形式一般情况下都是系列的,时间很长,要求很多人参与。它要满足动词(组织、举行、开展等)+主题(题目中会给)+具体形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升旗校会等)的形式。活动环节即活动步骤,一般是主题班会、升旗校会、各项比赛等活动形式的组成部分,要符合什么人具体做什么事的要求。而栏目是报纸、手抄报、黑板报的组成部分,是以文字或是图片等静止形式存在。检测时,只需要写出小标题即可。而这个小标题要满足紧扣主题、新颖凝练的特点,让人看到题目就能想到下面的具体内容。⑥活动感受体会。此类题,开头有固定的句式:通过参加此次XX活动,我懂得了……我今后应该……做。⑦考查积累类。写出与主题相关的成语、俗语、名言、诗句等。解答此类题时,学生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要看清问题是什么,不要答非所问。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古诗赏析题一般情况下分为情感哲理类、内容景物类、品味炼字类、名句赏析类、表达技巧类。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审清楚考查类型的重点再动笔答题。除了审清题目要求外,还要引导学生灵活答题。如果考查的是整首诗的情感,记得不是很明确时,可以将主旨句的情感答上;如果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记得不是很清楚时,可以回忆古诗文默写时,理解性默写题目设计的题眼、关键词。

第一个短文为文言文阅读,一般情况下考查的是课内外对比阅读。①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课内的与课外的各一个,这个词往往带有文言现象。课内的必须按书下注释准确识记,课外的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也可以回忆课内文言文中是否有该词或与之相近的词,将词意迁移过来即可。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课内的与课外的各一句,一定要让学生牢记译句原則:没有主语加主语;译句前倒装句要先调语序;重点词要译到位。如果不明确哪些词是重点词就每个词都翻译。对课外文言文中的句子,我们一般采用直译法,即按顺序将每个词都翻译再连词成句。③一般考查的是课文内容或是写作手法,也就是两个短文的连接点,内容相似或相反,写法相同,或是同为一个作家的作品。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尤其是括号中的文字。

第二个短文为记叙文阅读,考查的是小说或是散文。第1小题一般考查的是内容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六要素综合法、中心句提炼法和段意合并法。概括内容时,要向学生重申,一定要强调特殊点。此外,围绕XX写了哪几件事时,答案一定要带上这个词。再有,无论是概括内容还是主旨,都要有“事件+情感”,一般句式为“本文记叙了……事,表现了主人公……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情感”。第2小题一般设计为文章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分为表层含义(原本意思)和深层含义。第3小题一般为赏析题,或是修辞,或是人物描写,或是环境描写,都有其固定的答题格式。第4小题一般是对词语、句子或是段落的理解。以词语理解为例,答题格式为“词语本来的意思+在文中的意思+表达人物的情感”。在解答句子或是段落的作用时,要联系上下文,有时还要加上为下文作铺垫。第5小题一般为概括人物形象,即“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身份定位=人物形象”。如果题目要求是结合内容分析,一定还要在性格特点或是精神品质后面加上原文语句,或者概括人物所做的事情作为例证。

第三个短文是说明文阅读。第1小题一般设计的是说明内容或是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是一个科学原理,而说明内容是围绕说明对象展开的具体内容。第2小题一般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一般是三个字,答作用时要带上四个字的关键词,以打比方为例,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第3小题一般设计为体会说明文语言。有两种出题方式,第一种××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为6步:第一步,定性,不能删去;第二步,解释词语的意思;第三步,该词表示某一方面的限制;第四步,将词语的解释代入原句;第五步,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第六步,该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周密的特点。第二种要求体会某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为四步,去掉前面六步中的第一步和第五步。第4小题一般考查的是筛选信息,概括要点,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来解答。提取要点,直接找到中心句;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揭示;综合归纳,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

最后一道大题为写作题,一般设计为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审清作文的类型,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其次,找准关键词,确定习作范围、写作内容、侧重点;再次,一定要重视给出的写作要求,按要求规范工整地习作。

审题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笔者的研究一定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笔者已经竭尽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将此项研究开展下去,真正为课堂教学助力!

参考文献:

[1]赫丽.中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刊),2015(11):74.

[2]倾永平.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0):41.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语文教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