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26 06:56毛雪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际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思政

毛雪

摘 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打造中国教育国际品牌的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着力培养国际学生的知华、友华、爱华情怀。本研究针对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探索汉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途径,从而服务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思政;国际学生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伟大构想,它的实施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教育部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如何在打造中国教育国际品牌的同时加快推进课程的思政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应当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教师可以利用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的优秀文化素材,充分挖掘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元素,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国际学生加深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的理解,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实现对国际学生的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必然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支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是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彰显国际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提高政治站位,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度,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教师在国际学生汉语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创新,做强、做大中国教育,加速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

(三)国家外交战略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教师在国际学生汉语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各种视频、文化实践、专题交流等形式,呈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建设发展的成果,让国际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感受并认同中华文化,鼓励他们以亲身经历介绍和推广中华文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从而夯实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扩大中国在国际舞台的综合影响力。

二、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汉语国际教育与“课程思政”目标的一致性

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对象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际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通过汉语、汉字知识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全面培养和提高国际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围绕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协调同步、相得益彰。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一方面要培养国际汉语人才,一方面又要服务于中国的对外交流,通过课程教学使国际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常识,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其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与态度,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中发挥作用,进而在中外交流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国际学生的汉语教学既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际学生的汉语课堂中发挥浸润作用是实现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

(二)汉语国际教育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国际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材内容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等。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内容,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等,文化知识包括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常识等各个方面,其本身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不仅是对国际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实现思政教育价值引领的重要元素。教师将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融入国際学生汉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形象、中国思想、中国经验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培养他们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怀。

三、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现状和问题

(一)课程的政治站位不够高

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国际学生的汉语课堂普遍弱化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汉语课程在逐渐减少课时量,这就影响了汉语课程在思政教育中优势作用的发挥,使得国际学生对中国国情和主流价值观缺乏全面深入的感知。开展国际汉语教育的高校应提高政治站位,把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国家外交战略的高度上,在校园内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将思政教育融入汉语课堂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位。

(二)课程设计并未凸显思政元素

汉语课堂教育是对国际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实效。目前,多数高校的国际学生汉语课程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尽管各高校在教学目标上都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国际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在教材内容中融入与汉语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日常交际常识,但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往往顾及国际学生背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缺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探索。这些都弱化了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减弱了思政教育效果。

(三)课程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的设计通常由易到难。随着国际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教师应不断拓宽他们对当代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了解范围,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多元的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必然是丰富的,需要全面、立体地呈现和系统地总结。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国际学生汉语课程教学模式仍较为传统和单一,部分教师重视知识讲授和技能操练,缺乏对思政内涵的深度挖掘、生动阐释和有力引导,难以激发国际学生的友华、爱华情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学生汉语课堂思政教育独特优势的发挥。

四、国际学生汉语课堂“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一)创新教学理念,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实施教学改革

教师要将思政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思政教育新理念,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汉语课程的思政目标,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践行新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的编写为例,教师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指导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出发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情作为教材编写的纵贯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材的每个章节,帮助国际学生直观、全面、立体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提高教师思政修养,保障思政目标的实现

思政教育进入国际学生的汉语课堂对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教师要正确认识汉语课程承担的育人功能,提高政治站位,明白自己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代言人。因此,教师要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修养,提升自身价值引领能力,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和“为国代言”并重。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吸收思政专业教师、学生管理教师加入教研团队,推进教学改革,保障汉语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三)增强汉语课堂思政内容的吸引力,教学过程彰显育人功能

国际学生的汉语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何从每个教学章节中选择最吸引学生的内容,挖掘其隐含的文化基因和思政育人点,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阐释“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应深入了解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个性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思政育人效果。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一课,课文内容本身就是思政内容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北京四合院的结构与功能、四合院的人际关系等中国文化知识;文中的词语例释、词语搭配和词语辨析是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国语言独特的内涵与韵律,学生可以感受汉语和母语语篇行文思路的差异和共性。教师通过课前课后、线上线下、图片及影像等信息媒介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独特之美以及中国建筑的历史,进而引出世界各国代表性建筑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各国历史、文化和习俗,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贡献和作用;通过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讲述,使学生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设想。教师将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语言文化教学相结合,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国际学生用汉语互相介绍本国的文化和习俗,既能锻炼其汉语沟通能力,又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思政教育效果明显。

(四)改变教学模式,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除课堂教学和传统媒体外,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网络媒体、智能网络教育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国际学生汉语课程教学,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中国好声音”。比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直播课、音视频分享互动、网络资源推送与导学、文化专题发帖讨论等教学手段开展线上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同时,教师时刻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中的典型经验、感人故事变成“活教材”,以生动的形式对国际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国际学生普遍关注中国社会热点,与疫情赛跑、与病毒战斗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教师应引导他们思考和辨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增加社会文化实践活动,营造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环境

教师应营造“课堂、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环境,让国际学生走出校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场景中,立体、真实地感知中国。比如,开展中国国情专题讲座,直观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带领国际学生参观博物院,去工厂企业、乡村社区进行文化体验,让其近距离感受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和道路自信。实践活动后的所见、所感比教师的讲授、课本的介绍更形象生动,是国际学生真正感知到的中国,也是他们讲述自己与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最真实的素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3-3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6-04-29).http://www.gov.cn/home/2016-04/29/content_5069311.htm.

[5]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2018-08-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2/c_1123310844.htm.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
国际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美国留学教育动向及影响因素探析
遵从市场引导机制 力促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