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评价

2020-10-27 10:16黄勇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初中生个性化

黄勇军

农村教育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缓慢,无法跟上教育时代的发展步伐,从而导致农村的教育水平偏低。对于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评价而言,因教师的作业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差异等等因素,从而制约了作业评价的教学功能与育人作用发挥。基于此,本文从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评价现状出发,重点分析农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评价的落实方法,以供参考。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评价现状

(一)作业评价形式单一

我们发现当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业评价中依然采取优良差或者是“√”“×”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这种作业评价形式过于简单化,只是给学生的整体作业完成效果一个分数,或针对某一个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这种作业评价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但是缺失了人情味与感染力,无法让学生从教师的作业评价中获得肯定与鼓励,甚至学生不知道如何改正作业。同时,形式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会让学生感觉枯燥,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的作业评价置之不理,从而丧失了作业评价应有的意义。

(二)作业评价忽视了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但是,在农村初中语文的作业评价中大多数教师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采用统一化的标准评价具有差异性的学生。这种评价方式对于本身存在差异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难以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偏概全,不利于个性化作业评价的落实,也制约了农村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作业评价缺乏过程性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都是将已经设计好的作业内容告知给学生。学生回到家中自行完成作业,第二天将作业本交给老师。老师评改之后再将其返还给学生,并将评语写在作业本中。这种评价方式只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作业完成结果,且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自始至终都扮演着被评价者的角色,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与成长经历,学生难以参与到作业评价之中,与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多元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相悖。

二、農村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评价的落实方法

(一)优化作业评价的形式

除了记忆性的知识点外,语文的其他作业都很难用对错来衡量,因此教师应摈弃固定化的作业评价方式,善于运用成长型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进步,在语文作业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语文作业学习自主性。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读了这篇课文后的疑问。这时你会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再是“用嘴不用心”的阅读,他们都会主动将阅读困惑写出来。学生不再害怕因为读不懂而遭到老师或同学们的白眼,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这就是一种成长。教师应看到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并当众表扬学生的成长,满足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为农村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提供助力。

其次,应注重作业评价“育人”作用的发挥。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从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形成高尚的人格与道德情操。这一“育人”目标需要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当然也包括了作业评价环节。因此,教师在作业评价中应善于发现“陋习”,并以初中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出这些“陋习”。如一些学生习惯抄袭他人作业,不能自主完成,当老师询问时还坚决否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抄袭他人作业是一种不良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抄袭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对自己的成长与今后发展毫无意义。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关怀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纠正错误。

(二)制定差异化的作业评价标准

在传统的作业评价中,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这种统一化的评价标准会让优秀生觉得没有难度而沾沾自喜,也会让学困生因为无法达到标准而受到打击,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作业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根据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发展现状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其次,教师在差异化的作业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发展情况动态地调整作业评价标准,以差异化的作业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作业评价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刺激优秀生向更好层次迈进。标准化答案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在作业评价中多提供几把尺子,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发出不同的声音,树立科学探究与创新的精神,以此促进农村初中生在差异化的作业评价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模式

个性化作业评价的落实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作用,转变单一主体评价模式,助力学生在多元主体评价中的个性化发展。泰戈尔曾经说过,鹅卵石美不是来源于槌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同样如此,柔性的教学评价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元主体评价模式构建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发挥家长的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作业的,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引进家长的评价,发挥家长的作用。如,在国庆放假期间,教师要求学生围绕“特殊的国庆节”写一篇作文。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可以添加几个内容:请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文,限时45分钟,确保作文的真实性;请家长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认真程度给予点评;作文满分为40分,你会给你的孩子打多少分呢,请写出你的评分理由。当作业收上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家长对作业评价的参与积极性极高,并且给出相对公正的评价,清晰地描述出了孩子的作业完成表现,并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对于教师的作业评价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语文作业与数理化的作业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一部分的语文作业并非答案唯一,如思考讨论类的作业就没有固定的答案。在这类作业的评价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之中,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学生参与的作业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总之,以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观念,认识到自身在作业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动优化作业评价形式,丰富作业评价内容,通过多元主体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融合、差异化评价标准确立等方式,提升作业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此促进个性化作业评价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落实,助力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初中生个性化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