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情境课程设计

2020-10-27 10:16王惠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桂花课程设计信息化

王惠芳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情境课程设计

人类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各种有关信息媒体技术的知识迅速传播,学生能很容易接触到各种高含量的专业知识。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学成果之间有差距。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千变万化的信息环境中,洞察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所遇到的困难,在已有基础上加以吸收改进,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情境。运用信息媒体进行情境课程设计,也需要教师提高各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深度认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境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其中既包括像学习兴趣、动机等内在情境,也包括像物质条件、任务指向等外在情境,更包括像学习氛围、文化背景等社会环境。总而言之,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将学生认为的日常知识转化成课堂知识,避免影响学生被动回应与接受知识的教育。贴近学生的日常知识能让广大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回应与进行知识建构,让更多学生感到身心愉悦,实现更高效率的知识教学。

(二)符合学科特色

情境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呈现,更是教师基于一定的教学理念和对知识的全面性把握,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在面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时,要懂得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增减重组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课程情境化,为课堂教学提供情境化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设计课程情境,可运用不同的媒体资源营造出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语文属于社会人文学科,课程情境的设置可以多样化,如此可以更增加教学情境的趣味性。

(三)构建“学教并重”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设计

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了教育的教学过程,实现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到课堂教学方式和过程到课堂教学方式和结构的彻底性变革。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已经进入了教学者在反思探索的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对教学的方式有了更高层次的思考,让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僵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会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一味迷信课本,也不利于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但如果能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深层次的信息技术教学。所以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科学的建构与应用教学情境,就能够更深入地贯彻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运用信息化技术实行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变化有应急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教学智慧,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结果和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合理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与创设情境的能力,提高应对能力,以便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信息化环境下语文课程设计的有效策略

情境课程设计需要同时考虑教与学,根据教学的实际目标,深入解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支撑等问题。根据学习目的,设计学习的内容环境和方向,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所以在进行课程情境教学时,必然会有师生互动等动态变化。本文以语文课本中的《桂花雨》一课为例,向读者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优化信息媒体

只有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知道哪些信息媒体情境是需要的,哪些是多余的,才能够重组和构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课堂教学情境更真实。一篇文章需要的信息媒体不同,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实现情境课程的优化。在这过程中,要避免直接展示大量的课文内容,要适当地添加有趣的媒体素材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二)结合图文,师生互动

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向学生提问题,实现动态的师生互动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一些直观性的问题,比如在读到某段文字时学生的直观感受是什么。在《桂花雨》这篇文章中,作者说桂花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有姿态,又说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从中你可以看出桂花是什么样的,你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何种感情。

(三)音乐动态渲染,营造氛围

在一堂教学课中,如果增加一段音乐或一些图片、动图能够为课堂增色不少。就比如作者描写“摇桂花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摇桂花雨时的情景,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摇桂花雨的动图,让学生更贴近作者描写的情景。

(四)语言描绘营造情境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有重大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以生动亲切的语言教学,必然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投入。教师要懂得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来营造更宽泛轻松的教学情境。就比如在《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在写到摇桂花雨这一情节时,教师可运用一种欢快的语气来诵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摇桂花雨时的快乐心情,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文章最后,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教师在讲到这一部分时,可运用沉重、启发的语气向学生诵读,问学生为什么母亲会如此怀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思念之情,营造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如果教师的语气自始至终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学生对文中的不同情感也就没有更深的體会。如果教师运用不同的语气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出作者所表达的和教师所传递的情感。

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设计语文情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大程度上对作者所描绘的情景进行模拟,不仅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也能够让扁平化的教学课堂多样化。但整个语文教学情境贯穿教学全过程,不一定都需要信息媒体,教学情境可以分为信息化情境和常规化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借助信息媒体营造生动形象的情境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设计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贴近实际地去考虑问题。只有将信息媒体营造的情境和教师设计的情境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实现抽象——具体——再抽象,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

三、结语

信息化媒体技术可以创造出立体逼真的教学情境,让课本中抽象的教学情境更加具体,使得教师教学更清晰。信息化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实现高效率教学。

作者简介:山西省太原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桂花课程设计信息化
做桂花糕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桂花蒸
打桂花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