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疣状角化不良瘤一例

2020-10-29 14:28李承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颞部角化丘疹

黄 敏, 巴 伟, 李承新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额部、左颞部角化性丘疹1年,于2016年7月4日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额部、左侧颞部各出现一个直径约0.3 cm的角化性丘疹(图1),皮损缓慢增大,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患者常自行搔抓,可见皮损表面角化物脱落。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年,长期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血压控制平稳。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额部、左侧颞部各见一直径约0.3 cm的褐色丘疹,表面角化粗糙,顶端轻度凹陷。两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不规则增生,棘层松解,基底层上方形成裂隙,可见谷粒及圆体(图2)。诊断:疣状角化不良瘤。予手术完整切除,术后愈合良好,随访无复发。

讨论

图1 多发性疣状角化不良瘤患者头面部皮损

图2 额部疣状角化不良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

1954年Helwig首先描述了疣状角化不良瘤(warty dyskeratoma),该病为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1]。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紫外线、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及吸烟均可能与本病发病相关,但有研究对46例疣状角化不良瘤患者中13例皮损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未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证据[2]。疣状角化不良瘤典型临床表现为中央脐状凹陷的丘疹或结节,皮损好发于头皮、面部、颈部,也可见于非暴露部位的皮肤及黏膜,如外阴[2]、口腔黏膜甚至声带[3]。本病皮损通常为单发,少数多发,国外有3例多发型患者伴肾功能衰竭的报道[4],本例报道患者肾功能正常。回顾国内既往文献报道疣状角化不良瘤共计26例(其中4例患者未报告性别及年龄),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58.9岁,30~40岁患者4例,40~50岁3例,50~60岁2例,60~70岁7例;70~80岁6例;男16例,女6例,男女比例2.6:1;发生于头面部者13例,肛周外阴5例,躯干3例,下肢2例,口腔1例;皮损多发患者9例;1例患者并发白癜风,未见并发肾功能损害报道。

本例患者皮损发生在头面部,且为多发,临床表现为疣状丘疹、结节,中央轻度凹陷,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测。疣状角化不良瘤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由一个极度扩张的囊组成,其内充满了角蛋白碎片,常与毛囊相关。角蛋白碎片里有圆体和谷粒,相邻和深层表皮伴有棘层松解和基底层上绒毛[5],本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符合该特点。此外,有学者利用皮肤镜协助临床诊断,但回顾文献提示目前并无皮肤镜诊断疣状角化不良瘤的统一标准[6]。本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应与毛囊角化病、家族性角化不良粉刺相鉴别。毛囊角化病为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多发油腻性、灰棕色或黑色痂皮覆盖的丘疹,常聚集趋向融合,形成不规则疣状斑块。家族性角化不良粉刺虽然临床上和本病类似,但组织病理上圆体少见且绒毛形成不明显。本病治疗,首选手术完整切除,也可采用激光、磨削等。

猜你喜欢
颞部角化丘疹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聊一聊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方法那些事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C臂机联合颞部微创切口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内窥镜辅助中面部提升术的颞区解剖学研究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