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状光泽苔藓一例

2020-10-29 14:28崔炳南徐晨琛王俊慧张晓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线状角化丘疹

孟 晓,崔炳南,徐晨琛,王俊慧,张晓红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右前臂多发性丘疹15 d,于2017年5月8日就诊。15 d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前臂出现多个粟粒大、皮色扁平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未予重视。此后皮损逐渐增多,泛发至整个右前臂,呈线状排列,自觉轻微瘙痒,自行购买外用中草药药膏(药物名称不详),原皮损无改善,右前臂逐渐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片。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前臂散在暗红色斑片,可见条带状、群集分布、粟粒大小的肤色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泽,互相不融合(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基底细胞灶状液化变性,表皮下裂隙形成,裂隙上方表皮变薄,下方真皮乳头扩张,扩张的真皮乳头内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呈灶状浸润,浸润灶两侧的表皮突呈“抱球状”向内包绕(图2)。诊断:线状光泽苔藓。

讨论

光泽苔藓(lichen nitidus,LN)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病因不明,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手背、躯干、腹部及生殖器部位,罕见发病部位为黏膜、掌跖和指甲。典型皮损表现为光泽的、肤色的、非毛囊性的扁平丘疹,直径1~2 mm,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瘙痒。光泽苔藓的组织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于真皮乳头处局限性浸润,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两侧皮突向下延伸呈“抱球状”环抱着浸润灶。浸润灶上方可见角化不全、表皮变薄和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本病目前报道的类型包括局限型、泛发型、光线型、水疱型、穿通型、出血型、紫癜型、掌跖型和线状型[1]。

线状光泽苔藓较为罕见,1970年 由Petrozzi和Shmunes[2]首 先 报道。临床表现为光泽苔藓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各种原因导致的嵌合现象有关,也可能与同形反应有关[3]。本病临床上需与其他沿Blaschko线分布的疾病相鉴别,如线状苔藓和成人Blaschko皮炎。线状苔藓多见于儿童,成人发病较为少见,皮损表现为沿Blaschko线分布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脱屑,可伴有甲受累,典型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而Blaschko皮炎又称成人Blaschko皮炎,表现为躯干部位为主的沿Blaschko线分布的多线性丘疹和水疱,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改变,可见海绵水肿和界面皮炎[4]。本例表现为右前臂沿Blaschko线分布的粟粒大、肤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泽,组织病理可以与上述疾病鉴别;其后期出现的暗红色斑片,考虑与中草药药膏局部刺激有关。

大部分LN患者皮损在1年或数年内自然消退[3],可暂予观察。治疗上主要是针对慢性、持续性、泛发性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瘙痒的患者,可尝试口服抗组胺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其他治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和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疗法也有一定的疗效[5]。本例患者因其病程较短、皮损呈局限性、瘙痒轻微,故嘱其定期观察,未予用药。电话随访至2019年4月,自发病起半年内皮损自行消退。

图1 线状光泽苔藓右前臂皮损患者皮损

图2 线状光泽苔藓皮损组织病理

猜你喜欢
线状角化丘疹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线状生命
耳甲丘疹与胆石症关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