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

2020-11-02 02:20张雪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1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张雪芳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小学生在面对作文写作时,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的阅读量较少,导致写作困难。且在进行写作训练时,缺乏一定的观察方法,使得学生无法准确描写事物,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写作素材支撑写作的完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观察能力;写作教学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直接影响着小学生作文的质量,若是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从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着手,以观察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一、创建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完全的开发,对事物的学习是依靠兴趣来展开的,而兴趣就是学生展开学习的最好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性格特性出发,不断丰富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另外,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写作教学的素材,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再者,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完全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写作方向,并且有目的地幫助学生找好需要观察的事物,促使学生写出的事物更实际化和具体化。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教导学生看待事物时不能过于局限,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事物,从多个方面思考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能在充足的空间内展示自己,从而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到观察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必须将事物写下来的欲望,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在学习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写作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爱之物,可以是动物,可以是玩偶,也可以是书等,而在学生说出自己心爱之物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心爱之物的特征描述出来,而学生在长期与心爱之物的相处中,对自己心爱之物观察得也很仔细。当然,对于那些没有将特征描述出来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引导其在课外对心爱之物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让学生将观察的特征详细记录起来,以此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有目的性地观察事物,让学生的“心爱之物”变得更具体化,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更好地完成写作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想象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保持清晰的写作思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深入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也能更好地流露出文章情感,使得文章更打动人心。而在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这就说明在写作中观察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着文章的真实性和真情性。例如,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笔下的四季是鲜活且富含情感的,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这都说明作者在写作时,对四季观察得十分的透彻,通篇文章都在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而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以此充分感受四季的独特的美。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能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才能将其转换为打动人心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写周记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将在生活中发现的新事物记录起来,并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到日记或周记中,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

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最普遍的写作内容包括记事、写景、写人这三种形式,而这也是小学写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其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师应当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事物进行有效观察。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想对您说》的命题作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母慈情深》和《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创设教学情境,从课文中选取较为经典的场景,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让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从而引导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从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护和关心。而学生通过教学情境的引导,明白父母的“爱之深,责之切”,以此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真情实意地写下来。

四、引导学生掌握常规的观察顺序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观察并不是一种可以应付了事的任务,观察事物是讲究一定顺序的,若是不讲究顺序,则会导致写出的文章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也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例如,在写景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时间顺序,包括四季变化、早晚景色的不同;在记事写作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条理分明,先描述事件发生的原因,再是事情的发展,之后才是事件的结果。例如,在写《多彩的活动》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顺序,应当先写出“活动”进行的原因,随后是活动的发展过程,最后写出活动的多彩之处以及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写作时,以正确的逻辑展开文章叙述,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能条理分明,文思泉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对新事物有足够的感知,从而在不断的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发展,以此发现生活之美,积累写作语言,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有志.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育思考[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5):156.

[2]汤芹.试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5, 000(004):11.

[3]任晓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000(038):66.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