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性毛囊角化病一例

2020-11-04 06:53余瀅艳刘宏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角化鳞状毛囊

余瀅艳 刘宏杰

1电子科技大学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610041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左背部结节10余天。患者10余天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背部一黄豆大淡红色结节,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局部有外伤史及蚊虫叮咬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 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左侧背部见一直径约8 mm隆起性淡红色结节,顶端呈脐窝状,质地较硬,无压痛(图1) 。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内肿瘤,呈假上皮瘤样增生,可见旋涡状成熟鳞状上皮(图2~4)。根据临床表现及皮损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

图1 左侧背部一直径约8 mm隆起性淡红色结节,顶端呈脐窝状,质地较硬,无压痛 图2 表皮内肿瘤,呈假上皮瘤样增生(HE,×40) 图3 鳞状上皮及角化物(HE,×100) 图4 旋涡状成熟鳞状上皮(HE,×400)

讨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 IFK)临床上表现为单发的坚硬、白色至淡红色丘疹,丘疹直径常<1 cm,约 90%发生于头面部及颈部,以上唇和颊部最多,皮损表现为单个丝状、疣状或角化性丘疹,可无症状或偶有瘙痒[1-3]。关于本病的病因一直存在争议,Mehregan[4]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肿瘤。Spielvogel等[5]认为是陈旧性寻常疣,而 Lever[6]则认为是累及毛囊的刺激型脂溢性角化病,目前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证实IFK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直接的关系[7]。本病有 4 种组织病理类型[7]:①乳头状瘤或疣样:病变大部分向外生长,表面有角化不全及出血灶;②角化棘皮瘤样:病变向内外增生,周边可见类似真性角化棘皮瘤中所见之唇缘表皮;③实性结节型:病变大部分向内增生,表面平滑或略角化过度;④囊肿型:真皮层内可见与外界相通的囊腔。本病在临床上需与刺激性脂溢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寻常疣、汗孔角化症、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7-9]。本患者病程短,皮损中央呈角质栓样,临床表现较为独特,病理表现典型。

本病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行二氧化碳激光、冷冻、刮除术或手术切除等治疗[9],Karadag等[10]予5%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外用取得较好疗效。本例患者手术切除后皮损无复发。

猜你喜欢
角化鳞状毛囊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