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2020-11-06 05:24邢进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0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

邢进

[摘要] 本文尝试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出发,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导学课为例,阐释在智慧课堂环境下,英语学习活动在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开展的过程,以期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关键词] 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提倡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六要素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六个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的要素。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来实现知识、技能以及思维的发展。[1]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语言知识传授和低水平的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无法践行学习活动观。笔者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利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本文以一节导学课为例,详细阐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学习活动观的一致性。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教学法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课前,学生独自或与同学互动,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预学案,完成浅层次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实践活动,实现知识初次内化,教师通过收集平台数据检测学习效果,同时确定教学重难点。课上,师生用少量时间完成重难点讲解后,利用大部分时间通过智慧学习平台进行运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来实现知识的第二次内化。课后,教师通过设计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在深层次的迁移创新活动中实现知识的第三次内化。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智慧课堂教学实例

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导学课Festivals为例,详细阐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仿照课本对话,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简单陈述理由。

本节课Welcome to the unit A部分教学内容较少,仅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写出六个中外节日的名称,需要补充相关背景知识。若教师在课内进行节日背景知识补充,不仅费時费力,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若教师让学生课前自行补充背景知识,受语言能力限制,学生所搜集的资料在质量上难以达到预期。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为学生选取了难度适中的主题阅读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预学案,利用智慧学习平台,将知识学习前移,节省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自然真实的交流和探讨中锤炼目标语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学习共同体中,“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课前:设计学习理解活动,通过线上预学案反馈了解学情

Step 1 Preview

课前教师要求“拼图组”(即自然组)内每位同学选择各不相同的节日介绍短文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首先通读短文,完成一张思维导图;接着,要求学生再读短文,勾画生词,并通过查词典标注单词的读音、词性和词义。最后,要求学生自行朗读短文,并将思维导图和录音上传至智慧学习平台。

[设计意图]完成思维导图的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查词典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由于本课的语言输出活动是对话,在预习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朗读相关节日的短文,为课堂交流环节做好铺垫。智慧学习平台的运用,为实现“以数为据”的“以学定教”提供了保障。

(二)课上:设计应用实践活动,通过课堂交互实现知识内化

Step 2 Lead-in and feedback

1.教师利用月历导入节日,向学生介绍festival;接着使用月历介绍万圣节,帮助学生正确朗读Halloween并理解其中文含义。教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跟读festival和Halloween。

2.教师引导学生看漫画部分的图片,通过图片学习有关万圣节的信息。

3.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对话,两人一组模仿并表演对话。教师将班级分为男女生两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在预学环节,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得到数据反馈,发现学生在相关单词的学习中存在困难。因此,在通过月历导入单元话题时,教师设置了贴近生活、真实自然的语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单词。

Step 3 Jigsaw Reading

1.拿到相同预学案的同学组成“专家”组,由临时组长组织分享、完善思维导图(限时3分钟)。

2.每个同学带着完善后的思维导图,回到各自“拼图组”,通过组长组织提问,掌握有关其他五个节日的时间和庆祝方式,准备小组积分赛(限时3分钟)。

3.学生以“拼图组”为单位,完成交互式白板上的互动抢答题,教师使用课堂助手软件为学生计分:

任务1:Put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under the pictures

(5 points);

任务2:Classify the festivals into two categories:Chinese festivals and Western festivals(5 points);

任务3:Put the festivals into time order(5 points);

任务4:Match the food with the festivals(5 points);

任务5 :Pick out the ways people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5 points)。

4.作为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对节日的庆祝方式进行归类,并教读本课生词。

[设计意图]此处教师尝试运用拼图教学法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本环节教师设计了一组交互式白板抢答题,每道抢答题都需要学生整合六张思维导图中包含的相关知识才能完成,因而可以有效评价拼图学习的效果。游戏化的课堂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Step 4 Presentation & Practice

1.学生不看书,听对话并回答问题。

2.学生先跟录音大声朗读对话;接着教师将班级分为男、女生两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理解和记忆对话情景和内容,整体感知对话语篇的结构,为后面的输出做准备。

Step 5 Group competition

首先,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编写并练习表演对话。接着,教师使用课堂助手软件的随机抽选功能,安排每组的代表进行对话表演,并进行第二轮打分。每组学生对话表演结束后,教师都针对对话内容进行提问和打分。

[设计意图]“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培养要经历输入到控制性输出再到创造性输出的过程。”[3]在语言输出的第一阶段,在语言素材和语言支架的帮助下,本环节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实现控制性输出。

Step 6 Summary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六个节日,组织全班讨论: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ristmas and Chinese New Year? Do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共同点)?再通过填表归纳,比较圣诞节和春节的异同。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学生在任务语境下整合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行语言的创造性输出。此外,该活动既强化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也培养了学生“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意识。

(三)课后:设计迁移创新活动,通过项目式学习巩固知识

Step 7 Homework

以小组为单位,完善思维导图,为班级“Festival week”活动定制一本宣传册,优秀作品将在智慧班牌系统中展出;朗读并背诵漫画和B部分对话;预习Reading,完成预学案。

[设计意图]本次作业整合了项目学习元素,要求学生完成节日周活动宣传册,指导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自主建构语言,在迁移创新性活动中,实现知识的第三次内化,从而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三、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借力智慧教学平台,教学策略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设计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有效整合了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活动观。具体有以下两点较好的做法:

(一)依托语篇进行拼图教学,助力合作学习有效开展

研究发现,合理的小组任务设计和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决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以及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4]拼图教学法是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的一種方式。本课例中,为了完成竞答游戏,每位学生必须同时掌握六个节日的时间和庆祝方式等信息。而通过课前预学,每位学生只了解到一种节日的相关信息。因此,在“专家组”学习时,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沟通,保证自己负责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回到“拼图组”后,学生更是必须通过合作交流,才能完整掌握答题所需的全部信息。

(二)依托主题语境设计递进式教学活动,助力思维品质提升

“具有思维含量的课堂互动不仅能促进英语学习,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5] Bloom教育目标分类法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6]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前预学中,学生需对文中出现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和概括,以完成思维导图。小组合作中,学生要听取其他学生的汇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信息进行归类和整合,以完成组间竞赛。在语言控制性输出阶段,学生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运用所学对其加以描述。在创造性语言输出阶段,学生需要比较两种中西方节日,综合生成自己对两种节日文化的认识,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学·我们研为核心的初中课堂变革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E-c/2016/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3.

[2]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T].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56-57.

[3]鲁子问.英语教学论(英文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1.

[4]王蓉,倪春玲.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4-20.

[5]程晓堂.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1-7.

[6]Anderson L W,Krathwohl D R.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New York:Longman,2001:67-68.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