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协同合作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8 15:25余琳琳泉州市丰泽区海城学府幼儿园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教师

■余琳琳/泉州市丰泽区海城学府幼儿园

一、前言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沉淀,是根植于民间口口相传的人文名胜,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豪的底蕴。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成长的起跑线,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影响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还是由优秀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民间艺术传承与节日,这些都影响到了我国人民审美方向与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幼儿园应当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家校共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堂,以多种可行的教育方式积极加强幼儿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熏陶,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可以有效发扬并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家园共育模式下对幼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増强中华民族凝集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多元文化互相碰撞,我国部分人民群众出现了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这也在无形中影响到我国幼儿的思想教育与行为价值观等,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引导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是对传承、发扬并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升华幼儿园教育体系的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体系更加偏重于游戏化、艺术化,旨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因此,幼儿教育十分注重“寓教于乐”的理念,而文化作为我国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也会作为反哺、熏陶、教育下一代的有效方法。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切合幼儿园教育内容,为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增收新元素。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教育主体发挥的积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习性,甚至能够影响的教师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幼儿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识与素质,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重要依据,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及内行,从中挖掘与幼儿教育活动相符合的传统元素,摆脱已有教案的框架,发挥幼儿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

三、家园共育模式下对幼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况分析

(一)教师对家校共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

1、对家校共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认识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与专业技能,还需要家长的培养与家庭氛围的熏陶。在笔者与一线教师的访谈中,绝大部分幼儿教师都充分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并着重点出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幼儿园教育价值相契合,虽然每位教师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观点不一,但大部分幼儿教师都具有明显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之相对的,在笔者与家长的访谈中,鲜少有家长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只有部分家长认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更多的家长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完完全全是收到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2、对家校共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认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教师、家长借助文化中优秀习俗、民族精神等积极元素对幼儿施加影响,让幼儿学习的同时,也促使幼儿在语言、情感、审美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由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性,许多传统元素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且由一代代人改良传承下来的,对此,教师、家长在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时候,切忌穿凿附会,要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积极观念,做到与时俱进。

(二)家园共育模式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现状

1、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增强幼儿文化认同感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要素复杂多样,并且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传统节日为例,其不仅代表了我国自古历来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更是让众多文人墨客衍生出各种情绪。因此,在当前家园共育模式下,家长、教师应当抓住同一个教育目标,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增强幼儿文化认同感。例如,在春节中,“总有新桃换旧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等诗句寄托了诗人美好情感,而家长、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幼儿健康审美与积极情感的发展。

2、教育内容:切实遵循幼儿兴趣,符合年龄发展特点

教育内容应当包括教师、家长与幼儿三方面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的事实、观点、原理、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认为,教育内容应该是由教育价值与知识组织等构成的体系,对此课程与教育内容的选择成为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由于幼儿教育的内容具有启蒙性、广泛性、生活性、综合性等特点,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从幼儿的兴趣及生活经验入手,家长、教师在选择相应的教授内容时,必须注意幼儿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养成的态度、价值观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有效保障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家园共育模式下对幼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策略

(一)提升家长教师双方文化素养,发挥共育的主导作用

1、家长自觉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家长与教师所需的知识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教师应当将知识“通俗”化便于幼儿理解,而家长则应当将知识“氛围”化,便于熏陶幼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有效引导幼儿、传统元素是否切合幼儿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要看家庭、学校两方面的影响。对此,家长应当自觉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多学习、多认识,让自身成为幼儿榜样,从而在多个层次上实现自我内化提升,发挥在家园共育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氛围下,互联网带来许多新的思想,人们观念也不同以往,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单单采取十分传统的文化教育会显得十分单调、陈旧,幼儿也会出现学习与现实的脱节。对此,教师应当自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用,推动幼儿园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反复推敲、并选取合适的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现有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促使幼儿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二)深入挖掘身边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园教育合力

1、深入挖掘家长资源,逐步拓宽教育视野

与幼儿相比,幼儿家长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他们比幼儿具有更多的阅历与经验,“年少则慕父母”,家长是幼儿天然的模仿对象、崇拜对象,家长丰富的人生感悟与社会经历往往能够对幼儿起到一个十分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家长可以被视为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与熏陶都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与理解支持,例如在春节“包饺子”课中,幼儿无法包出外观较好的饺子,也无法理解“饺子”的寓意。对此,家长可以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优势,与幼儿一同完成“包饺子”作业,并在幼儿包饺子的过程中用寓言、游戏乃至示范的教育方式,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的熏陶。

2、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活动内容

教师与家长有着天然的联系与共同的追求,幼儿园是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的力量,也是社会教育成果的受益者,更是为辖区内幼儿的身心健康及素质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此,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一同拓展教育活动内容,让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扩大传统教育的宣传覆盖面,为幼儿园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创造浓厚的氛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进家园共育模式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有效融合时,教师与家长都必须意识到如何挖掘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由于幼儿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启蒙性、通俗性、生活性等特点,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相结合,成为家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教师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温馨家园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