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与探讨
——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

2020-11-18 15:25左玉帅哈尔滨金融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素质心理健康大学生

■左玉帅 于 佳 曾 月/哈尔滨金融学院

一、经济类大学生界定及综合素质主要内容

(一)经济类大学生界定

经济类大学生即财经类大学生以及综合类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学生。财经类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类经济现象,及建立在经济现象上的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他们视野宽阔,观点鲜活。

(二)经济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的根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次数,诚实守信表现,讲文明懂礼貌表现)、政治素质(爱国表现)、法纪素质(遵纪守法表现)等。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专业课成绩、是否考取专业证书、专业技能(参加竞赛获奖情况、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能力)等。

3、文化素质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文化艺术素养(参加文化社团、文艺演出情况)。

4、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体育活动等。

5、实践能力素质

实践能力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哈尔滨金融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哈尔滨金融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调查问卷(学生版)的30道题目,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10题)专业素质(7题),文化素质(3题),身心素质(7题),实践能力素质(2题),以及教师版和社会版,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经常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献血、公益劳动的人数达到了65%,有9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德,经常参加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的人数达到了64%。大学生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需要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应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法律素养。

(二)在专业素质方面

专业课成绩一般的人达到了72%,参加实践技能活动和技能竞赛的占比达到了71%,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有80%的人只会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也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很多岗位对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成为大学生的必备技能。

(三)在身心素质方面

有48%的学生身体素质一般,每天只锻炼半个小时左右,有33%的学生与同学交往较为融洽,有64%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可以转移注意力。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锻炼并及时调整心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更积极地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中。

(四)在实践能力素质方面

有6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新征程,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责任在肩。

(五)在文化素质方面

经常参加文化社团、文艺演出、“五能三好”技能活动占比为29%,当代大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应多参加各类活动,培养团体意识、竞争意识,有益身心健康。

三、经济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时事热点关注较少,也有较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更有65%的学生,他们娱乐游戏的时间大大超过浏览新闻的时间。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渐渐出现了攀比拜金等不道德信念。这不仅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存在缺少集体意识、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问题,这也是难以和同学进行合作、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出现寝室内部矛盾冲突的原因。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进行理性思考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70%的大学生受网络舆论和生活中舆论的影响,缺乏主见。且互联网信息大都良莠不齐,大多数逻辑难以自通,不少大学生难以清醒有效的辨认信息。

(二)普遍学生不主动的充实大脑,学习态度较为懒散

学习计划难以落实,对未来没有清楚的人生规划。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便是难以维持学习兴趣,学习持久性不强。大学四年,有大量自由可支配时间,是用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好机会,但大多数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通常疏于学习,知识储备逐年下降。如英语水平一年不如一年。图书馆的众多藏书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在临近考试的时,才开始预习专业知识。出现“16周幼儿园,1周高三的局面”。大学生的学习仅仅为了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并没有意识到学习对自身能力和专业的重要性。

(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呈一般状态

普遍大学生锻炼时长较短,43%的大学生身体状况整体呈一般趋势。据调查显示有16%的大学生体测没有达标,48%的大学生每天只锻炼半小时,大多数同学居家时体育锻炼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竞争最终会表现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健康的身体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多。不仅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就连就业压力也是与日俱增。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

(四)动手实践实习机会少,普遍大学生不具备应有得职业素质

60%的大学生偶尔几次参加社会实践。65%的大学生创新能力一般。由于经济类大学生职业的特性,需要较多的实际操练机会。寒暑假不少单位不愿招收短期实习生,有部分学生找到了实习单位,但是实习的岗位与专业也不对口,无法充分锻炼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当大学生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时,不能很好的转变角色,对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有影响。

(五)参加文化社团,艺术类活动讲座积极性不高

文化艺术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其精神生活,提升思想境界。

四、提升经济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应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法律素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二)注重学习能力

学生教育理应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近年来,很多岗位不仅仅需要的是单一人才,需要的是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须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及时对症下药。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增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和障碍,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灌输式”教学向“启迪式”教学转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竞赛等,学校应成立的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广大有兴趣的同学创造良好创新创业和科技发明环境。社会实践是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弥补了学校教育学工作的不足,是促进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调查,社会服务,预就业和实习等。

(五)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通过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拓展学生的艺术活动空间,推动艺术活动的开展。

猜你喜欢
素质心理健康大学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