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以广西林业高等职业教育为例

2020-11-18 15:25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林业文明美丽

■韦 宁 吕 宁/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美丽中国是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我国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倡导“五位一体”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总布局。提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美丽中国六个重要职责。生态文明建设依靠生态文明教育,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已从环境宣传教育阶段逐步过渡到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的阶段。林业高职院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具备自己特有办学的优势,所以要结合林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中。[1]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广西林业与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一)广西林业现状

广西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全省,地跨红河、珠江、长江、滨海四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优势区。截止2019年,拥有排名全国第六的森林面积2.12亿亩,有林地面积2.4亿亩,拥有全国最大人工林面积1.28亿亩。植被改善程度与石漠化面积减少率均排全国首位,生物丰富多样性全国排名前三。广西的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但随着林业治理能力要求持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任务日益艰巨、林业科普知识不断创新等机遇与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大量农林类、经济管理类、生态环境保护类等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缺口。

(二)广西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唯一的一所立足林业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以生态技术为龙头,以工程技术为主体,以管理和服务为两翼,办学特色鲜明的林业高职院校。每年为国家培养数出数以百计的林业专业人才,投身壮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但也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林业职业教育有边缘化的倾向。同时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考核体制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紧密等诸多问题。

二、林业职业教育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定位

林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创办和发展,就是以科教兴林服务林业为宗旨,以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未来改革发展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的不仅仅是建设优美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可以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2]因此,林业高等职业教育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定位是: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全面提升具备综合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中坚力量。

三、发展林业职业教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学改革

立足林业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抢抓“双高计划”建设的关键,以自身强势学科为依托,探索新的专业增长点。加强国内外林业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彼此借鉴经验做法,深化教材、教法、课程改革,紧抓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以生产性实训平台建设为保障,丰富和发展,以学校、企(行)业两个为主体,开创线下课堂、线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交互课堂,形成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岗位技能培养、顶岗实习四个阶段递进,持有“1+X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新时代林业职业教育“广西模式”。

(二)对接行业标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创产教融合

明确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以“校办企业”、“项目化教学基地”、“校企研发实验室”等多样化的模式,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生态文明科普园地等形式,打造紧密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教学平台。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和应用,通过项目、科研等形式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引领行业走上快速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转向。

(三)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提倡师生主动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行业创新发展、城市生态社区建设、城市绿化建设、振兴乡村等项目,为项目提供决策参考、规划设计与技术支撑。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保障部分之一。林业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办学过程中,除做好传统的函授、自考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根据行业生产发展需求组织例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护林防火、营林造林等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利用拥有的各类教学实验林场、森林公园、花卉苗圃、实验大棚等教育资源,普及人与自然、绿色与发展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四)打造生态文明校园,培育绿色创新型人才

学校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载体。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对学校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注重地面,墙面和屋顶立体化、多层次的植被覆盖和搭配,不断丰富具有内涵和标志性的自然人文景观,净化、景观化各类公共场所的环境,营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氛围。对校园各类植物进行统一的景观标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以及提倡绿色环保生活等多种形式营造神态文明氛围,致力于打造景区式智慧低碳校园。在文化传播、校企合作、人才输出、成果转换、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全方位构筑社会服务体系的同时,提升学校师生和大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生态文明理论素养。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当结合学校特色,学生专业实际,有针对性的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元素。从而创造性的培养出具有生态意识情怀,掌握高技能,符合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绿色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4]。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执政纲要写入党章。林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生态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林业文明美丽
请文明演绎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漫说文明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