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趋势探讨

2020-11-18 15:25刁连成长春财经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思政价值观内容

■刁连成/长春财经学院

习近平同志一直都很重视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多次走进青年,与青年进行交谈,并在不同的场合发表有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讲话,为我国的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在青年思政教育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创新思政教育的模式,结合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构建更加合理与科学的思政教学方案。

一、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

(一)价值和地位的研究

习近平同时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思政教育理念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青年思政教学工作的纲领,同时其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的内容,引导高校在开展青年思政教学活动时,能够结合时代的特征以及“中国梦”的伟大构建等内容,优化思政教学的模式,引领青年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秉持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进取,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我国现代化的构建注入活力,因此习近平青年思政教育思想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次,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中可以看出,青年思政教育的对象不仅仅包括青年学生和干部等,同时也包括培养青年学生、干部的教师队伍,其指引教师优化思政教学设计,积极与青年进行沟通,对青年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等有细致的了解,然后融合青年思政教育的内容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够实事求是,从青年思想成长的实际出发,强化思政教育的质量,让思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促进青年思政教育能够常态化发展。

(二)内容研究

青年思政教育中涵盖的内容十分巨大,不仅有马克思思政教育理论思想,同时也融入了新时期下青年思政教育的新内容与新理念等,对青年思政教育内容研究的学术角度较多,但是还缺少一定的系统性,目前大多数学者从青年思政教育形成的背景出发进行研究,既有共性,同样也有个性。首先,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青年思政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为青年思政教育构建了完整的教学指导目标,从社会、生活、工作以及自身的行为方面鼓励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新媒体的发展下,青年思政教育有了新的技术支持,在教学中应该有效的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延伸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能够形成信息意识,并对网络信息有清晰的树立和甄别,搭建起主流宣传网站,净化网络环境,让新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宣传渠道。

其次,从中国梦的角度来看,青年思政教育中要让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热爱祖国、自强自信、回报祖国,让青年能够将真才实学应用到祖国的建设中。此外,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在青年思政教学中要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弘扬中华美德,让青年能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青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思政教育衔接起来,让其能够进入课堂、进入实践并进入到校园文化中,进而大放光彩,展示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

现阶段,很多学者对青年思政教育进行了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研究,尤其对其发展、价值、内容以及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还缺少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对内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细致,虽然研究成果丰富,但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缺少创新。其次,对青年思政教育思想研究的实践性还有待提升,有些研究成果并没有从实际出发,结合思想指导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得研究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空洞性,不够充实,青年思政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实践总结,优化设计,将习近平青年思政教育思想有效的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青年思政教育思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与探索,立足与当前青年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研究,以便提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趋势和建议

(一)增强研究的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工作,其需要结合青年的思想动态,依据思政教育的方向、内容以及目标等,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动,青年思政教育的研究需要立足于整体,构建出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研究方案,对研究的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同时还应该对研究的重点以及角度进行梳理,创新研究思路,可以从青年的成长观、修养、创新意识、优秀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其次,在研究中还应该加强实践性,思政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不足,最终通过研究成果来化解问题,这样才能让青年思政教育的思想高效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而为青年教学注入新鲜的养分。因此在研究环节中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更加关注青年、解决实际问题,让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二)加强对思政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研究

习近平青年思政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能对目前的青年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进而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视,高效的将习近平青年思政教育理论应用到思政学科体系构建中,创新学科的内容与设置,为青年搭建出更加完善的思政学科体系,转变以往比较固定的思政教育方法,真正展现出青年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发挥青年的能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潜移默化的提升青年的思想素质,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继续整合,寻找对青年思政教育的共性,让两者的优势最大化,在以后的研究中,必须要重视青年思政和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实现青年思政教育和多学科之间的互融互通,目前思政教育的创新和转型以及成为青年教育的热点,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各种思想的冲击和影响,更需要发挥青年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提升青年思政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青年成长和发展教育提供了指导,通过对其思想的研究能够完善青年思政教学模式,借助新思路以及新方法等,优化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而提升青年的思想素质、政治意识、法律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等,确保青年能够全面发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应该拓展研究角度和领域,让研究成果具有可实践性与操作性,引导青年能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端正自身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思政价值观内容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