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毛主席诗词中的典故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20-11-18 15:25安海涛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典故高职生毛主席

■安海涛/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优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高职生怡情养志、涵育文明。同时也能够在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优秀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学习掌握难度很大,对于高职生来说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高职生通过诗歌中的典故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下表是“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告”[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生的学业水平较低,本质上是他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按照通常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可能会不尽人意。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希望通过让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典故的方式来来丰富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水平。采用这种方式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古诗词中大量引用了典故,朱自清先生说“诗是精粹的语言”,其精粹的一面就表现在几乎所有诗都会“引用古事和成辞,普通称为典故。”[2]而这些典故中往往包含着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古诗词文化已经深入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思想之中,这从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诗词大会参加选手的年龄跨度之大、职业涵盖面之广可见一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等诗词更是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听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劝诫长大的。每个高职生都或多或少的背诵一些古诗词。因此让学生通过古诗词中的典故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他们不会产生太多的违和感,反而会有亲切感。通过诗词学习典故学生更容易参与、接受和深入其中,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3)大多数典故都高度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典故具有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和影响广泛的特点。可以使学生获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典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语句用以丰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3]如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讲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典故,而“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被后人引为礼贤下士的典范。对于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为什么学习毛泽东主席诗词中的典故

学习不可以走捷径,但是可以有方法。中华诗词繁若星空、光耀千古。从《诗经》开始,无论是汉乐府、还是唐诗宋词数量都很大。如果仅仅说从诗词中学习典故,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但是从毛主席的诗词入手学习,却可以事半功倍。

(1)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他的诗词与中国革命史紧紧相连,几乎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诗词中处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且与当时中国革命的现实紧密结合。学习这些诗词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2)毛主席的诗词中大量引用了典故。毛主席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有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功底。他的诗词旁征博引、气势恢宏。对于中华文化的经典引用更是信手拈来,且常常可以推陈出新,另辟新径,令人耳目一新。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学习毛主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历史的看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毛泽东主席诗词用典分析

(一)革命初期诗词用典

1927年毛主席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前夕,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非常严重。毛主席心情十分沉重,所以先写“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烘托出了比较凝重的气氛。宋代孔平仲《天门山》诗中有“惟天莽苍苍”的句子,意指望着莽苍苍的山野,心中十分感慨。毛主席在此借用古诗句很好的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前途担忧的心情,同时也是站在黄鹤楼上远眺“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感情自然延伸。此处引用“莽苍苍”一句可谓恰到好处。

“黄鹤知何去”两句借用崔颢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诗句及典故,道出了与“此地空余黄鹤楼”创设的意境一样的“剩有游人处”的一点寂寥,同时也似乎在隐喻当时革命正步入低潮。但如果我们联想到黄鹤楼搁笔亭关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毛主席敢于在此题词作赋所表现的自信从容,也暗示着他对革命前景的乐观心态。

从本首诗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稔熟,同样也可以通过撰写诗歌的年代背景了解到当时革命的进程,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革命中期诗词用典

1936年在延安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雪》,当时革命处于相对艰难的时期,延安的环境比较艰苦。但是毛主席在诗的开篇用气势磅礴的诗句,描写出祖国北疆的壮美风光,为全诗奠定了昂扬向上的基调。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连续提到了多个中国封建王朝中功绩卓越的帝王。回顾历史,我们都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战火纷飞的列国,统一了度量衡;汉武帝开疆拓土,使中华扬名于海外;唐太宗励精图治富国强民,让万国来朝;宋太祖使百姓免遭五代十国战乱的生灵涂炭;成吉思汗的功绩更是为世界所折服。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如果拓展一下思路,补充一些知识,就能够对中华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朝代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会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一个较宏观的认识。

随后,毛主席笔锋一转,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历史性判断。苏轼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即是对过往历史英雄的一个总体勾勒,更是对三国名将周瑜的总体刻画,苏轼在此说周瑜这个风流人物是为了隐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毛主席引用这个典故确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意义,他向世人昭告,新时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这充分表达了毛主席“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本诗虽然写于1936年延安,但正式发表是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引起很大反响。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在本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独立的豪情壮志。同学们学习这首诗可以拓展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史。也可以通过学习赤壁之战的典故,进一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史实,从而丰富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三)革命胜利诗词用典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1949年4月,革命即将取得胜利。“虎踞龙盘今胜昔”一句借用诸葛亮和孙权说石头城固若金汤的典故,说明南京易守难攻。但是解放大军有着“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雄心,词句主席借用了曹操《短歌行》的诗句,寄语将士们要珍惜人生时光,成就一番报效祖国的丰功伟绩。只要心怀家国,就一定可以击败顽敌,迎来胜利的曙光。但是主席在开心之余任然非常冷静,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告诫解放军指战员,不能骄傲轻敌,只有奋勇杀敌,才能不负时代责任,不负党的嘱托,不负人民期望,成就民族独立解放的“人间正道”。

本诗中,主席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典故、楚汉相争的典故,李贺和曹操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只要稍加拓展,必将会有非常大的收获。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本诗了解一下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故事,了解那一段中国革命史。

通过对上述三首诗词中引用典故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中的典故,既可以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知识。从而促进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他强调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可以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到的品格,养浩然正气,塑高尚品格。这也正是我们培育高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所在。而通过学习诗词中典故来丰富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欣赏诗词的品味,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经典故事。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提高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水平的具体路径。

猜你喜欢
典故高职生毛主席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