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政的柔性管控对策分析

2020-11-18 15:25陈安花刘正安西安翻译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法制化刚性柔性

■陈安花 刘正安/西安翻译学院

一、前言

高校学生热爱自由,个性鲜明,在针对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若管理过于刚性,必然会压抑学生天性,甚至还会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学生思政管控效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在思想管控工作中引入柔性管理方式,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做到刚柔并济,如此更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管理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传统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刚性管理问题分析

在传统高校思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管理,多采用的是刚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本身问题弊端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管理制度过于刚性,在制度执行方面容易出现只看效率不看实效的现象,无法针对一些特殊情况,作一些适当的制度变通,最终必然会对最终管理效果提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思想工作刚性管理过于依赖制度约束作用,避免会致使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单一枯燥,缺乏对学生情感的需求,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严重限制思政工作教育效果提升。

二是学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管理的主要对象,但如果管理方式过于刚性,将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置于硬性的制度之下,必然会对学生行为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侵犯学生的自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最终导致思想教育工作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思政教育工作刚性管理制度过于冰冷,缺乏人性光辉,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压抑学生个性,容易制造与学生的矛盾冲突与对立,导致学生不再信任学校管理者,最终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无法起到约束规范作用,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1]。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理过程中,不应过度依赖刚性管理,至钢易折,只有通过在高校思政工作开展中引入柔性管理,在管理上做到刚柔并济,才能有效解决上述弊端问题。相较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具备的以下几点特征能够避免刚性管理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

首先,柔性管理更加注重教育制度的创新,本身有着鲜明的动态性、灵活性,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在针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做到随机应变,通过实时把握高校学生心理思想变化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思政教育工作措施,使得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更加灵活多变,适应性更强,更能够起到良好管理作用。

其次,柔性管理本身不具备强制性,它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基础,在管理方面采取非强制方式,能够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成功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要求转变为学生自觉行动的落实,激发学生心中认同感,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最后,在高校思想工作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方式,更有助于平等民主关系的构建,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在柔性的管理引导之下,让学生得 到充分的发展。

三、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柔性管理要素

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柔性化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做好以下关键要素的构建:

一是做好管理权力的合理划分与制衡,通过做好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学生工作基层部门之间权力合理分配,赋予管理权力执行更大的调整空间,有助于柔性管理措施实施,提高管理效率与效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管理的学生有着比较大的规模,比较适合采用分权管理,反之,则更加适合集权管理,在无论是哪一种管理方式,都需要做好权力责任的明确,保证不同管理权力能够得到有效制衡,从而更有助于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管理人员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果。

二是要明确管理层次。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管理措施能够有条不紊地落实下去,还需要明确管理层次,确定管理职责与权利义务,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组织效率,并且赋予学生思政管理工作更大的空间,发挥自身管理特色,提升管理效果。

三是注重彰显服务特征。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理还应彰显服务特征,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更好的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多样性[2]。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置更多丰富的服务职能,比如除了基本的思想教育,还应包括学生心理咨询、学生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提高学生对思政工作管理的认同感与信任,更有助于后续管理措施地开展实施。

四是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在高校思政工作柔性化管理模式下,还应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尤其是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个性特点,做好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制定,在制度执行方面,不应过于按部就班,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对待,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空间,尽显制度管理人性化特点。

四、高校学生柔性化思政管理对策探讨

(一)在思政工作管理中做好网络资源的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它为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对学生思想也带来了一定干扰影响,尤其是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充斥着负面的思想,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而高校学习同时又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之一,因此在思想教育工作柔性化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在具体实践方面,首先,应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网络环境变化,及时通过网络了解学生最新思想动态信息,从而为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策略制定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其次,在实际开展思想工作管理过程中,还应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做好思政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宣传,不断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开展渠道,丰富思政工作管理方式,加强思想工作管理创新,借助网络信息传播优势,扩大思想工作管理的影响力。最后,还应从学生思政教育入手,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分辨一些不良思想内容,避免学生被不良思想诱导,误入歧途。

(二)在思政工作管理中引入“实践”管理模式

相较于中学生活,高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包含着很多丰富的社会活动或其他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实际开展思想工作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应用,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思想教育的渗透,在学生实习期间,也可以,借助一些真实生动的案例,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体会岗位的艰辛。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激发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过程中来,实现学生让良好职业习惯培养,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情操,通过这种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柔性教育管理模式,会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理的效果。

(三)在思政工作管理中引入“法制”柔性化管理模式

“法制化管理”与“柔性化管理”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理的基础,通过进行法制化管理,设置明确的规章管理制度,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有效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但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法制化管理方式,忽略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很容易对学生个性发展带来一定的压抑影响,甚至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管理制度的约束力提升[3]。基于此,在学生思政工作管控过程中,还应引入柔性化管理方式,真正做到刚柔并济, 在确保制度具有一定的刚性效果同时,还应赋予管理制度一定的人性化特征,从而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能够进行适当的变通与调整,如此更有助于学生思政工作管理效果提升。

另一方面,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理过程中,柔性化管理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调节剂,它能够适当的软化法制化管理的刚性,在保证法制化管理具有良好的权威性的同时,还能够赋予法制化管理一定的人性化特点。从而使得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不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管理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张扬,避免将学生与学校一方对立起来,否则更容易滋生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提升。基于此,需要高校在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柔性化管理的引入,从而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者的效率,激发学生的潜能,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指导。另一方面,管理者与学生立场不同,掌握的信息量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思考方式也不同, 因此为了在实际学生管理中体现柔性化特点,还应要求管理者学会换位思考,经常从学生视角出发,找出学校一方与学生一方的分歧点,对症下药,从而以更加平和的方式实现矛盾问题解决,促使柔性化管理作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最后,在实际开展学生思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法制化通常会更加理性,讲究以理服人,而柔性化更加感性,讲究以德服人。因此如何做好二者的平衡,真正在学生管理中体现刚柔并济的特点,仍是当下思想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基于此,需要高校思政工作管理者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做到“情”与“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制度层面指出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在清理上针对学生行为给予一定的理解,实施更加人性化的处理,让学生既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会心生怨怼,才能够真正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心灵上也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熏陶与影响,自觉遵守高校思想工作管理要求,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通过采用法制化管理方式,更好地指引学生们的思想方向,同时辅以柔性化管理,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二者真正实现刚柔并济,拉近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管控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高校学生思政管理过程中,多是以刚性为主,但由于这种管理方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管理效果发挥。因此有必要在学生思政管理中引入柔性化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上述弊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思政工作管理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法制化刚性柔性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刚性隔热瓦组件拉伸强度有限元分析与验证
一种柔性复合高导热索制备及应用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法制化路径探究
加强基层部队法制化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