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学度生保就障业对困策境探及究

2020-11-23 14:29刘夏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政府

文/ 刘夏

“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实施以来,高等教育精英化也逐渐走向了大众化的轨道。随着高校招生人数、毕业人数的不断扩大,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系列就业难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1]。为此,认清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形势,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对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0 ~2017 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在7 年间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5706 万人。到了2018 年,高校毕业生突破了800 万人,2019 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834 万人,据人社部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874万,再创历史新高。在就业岗位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是造成就业困境的一个客观原因。除此以外,一些学校、企业等主观上的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一些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招录制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单位对大学生有着太高的质量要求,往往设置了一些令许多大学生难以逾越的门槛,例如,有的单位明确要求非211、985 大学的毕业生不要,有的单位还要求要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有的要求一些诸如英语过四、六级等。这些条件剥夺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出现一些灰色的、钱权交易的不公平招录现象,让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没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单位。

其次,高校教育体制问题也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作为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合格人才的高校,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但是,由于缺乏体制上、制度上的支持,导致目前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这样的结果是,市场需要的人才高校无法提供,其培养的毕业生自然由于无用武之地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缺乏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市场化机制,缺乏对市场人才需要的研究与准确反应。在没有评估、分析市场的情况下,一些高校依靠惯性继续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专业教育的盲目性与学生就业的随意性。

最后,大学生自身的问题。现今的大学生是生长在蜜罐里的一代人,他们没有经历过困难与磨难,大多生活无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定位过高,农村不去、偏僻的地区不去、艰苦的岗位不干,一心向往大城市,向往体面、高薪的工作,而自身的素质又不是很高,这样眼高手低的结果极易造成就业困难。还有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一定的求职能力,不会进行自我营销,甚至连一个最起码的求职简历都做不好,这样的大学生在竞争残酷的求职市场上是难有作为的。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障对策

近年来,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使得我们对现有的一些就业政策或措施的可行性产生了一些忧虑[2]。 科学优化现有的制度与政策,以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优质高效是当务之急。

(一)政府要强化政策层面的调控与指导职能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宏观干预、调控与引导的不利[3],要改变这个局面,首先就应该强化政府政策层面的调控与引导职能。

1.优化政府与市场、社会、高校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与其学生就业的市场化程度是高度相关的,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越高,对高校的发展就越有利。但这样说并不是要把大学的发展完全交给市场,在明确高校责任的同时也应指出,政府在通过政策调控促进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维护与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转的保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高校无法办到的。政府要通过理顺其与市场、社会、高校的关系来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为此,政府应建立、强化高校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体系,理顺与市场、社会、高校的关系。促进大学生就业最关键的路径是高校学生就业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建设,这是政府的责任。作为政府部门,要维护好市场的用人环境,保证用人秩序的稳定、高效。值得注意的是,属于社会、市场、高校的责任应由他们各自来承担。高校作为人才资源提供的主体,其责任是要保证其“产品”要适销对路,与市场需要相吻合。高校肩负着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社会要提供清廉的、公平的人才竞争与用人环境,尽可能地为就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岗位。政府与市场、社会、高校关系的建立和理顺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通过优化、转变职能等工作确保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科学有效地实施。

2.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宏观指导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肩负着提供宏观调控与指导的职责,主要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建设工作,让用人市场形成规范化的制度环境;其次,针对目前的大学生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现状,政府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指导高校做好专业建设市场化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撑性体系与后期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做好有着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扶助与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工作;再次,对社会加强监控,保证社会在接收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公平、顺畅;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要善于根据实际需求转换职能,创新政府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大学生就业涉及到的部门较多,政府应形成多部门既分工又合作的机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建立起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服务负责制,建立与之配套的评价考核机制。

(二)学校应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型人才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学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采取关起门来办教育、因循守旧的办学思想上。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需要严重脱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根据市场需要设立、调整专业与教学内容。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市场的人才需要,并据此做好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工作。教学内容要贴近生产一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第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注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与机构运转的监督、评价工作,切实发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心态调整与能力提高工作。可以采取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课堂的方式,让大学生就业指导成为一门课程,以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第三,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针对性与一致性原则,对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不同的、有一定针对性的与其专业具有一致性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大学期间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日后的就业工作提供充足的准备。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实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清楚认识到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出路,唯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要博学多闻,让自己一专多能,以适应不同的职业领域。努力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广泛地接触社会,向社会吸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自己的自我规划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协作能力。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树立勤奋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提升自己的职业气质。在对职业市场保持敏感姿态、善于抓住就业时机的同时,做好自我心态的调整工作。要正确认识自我,放低就业选择的姿态,从最基层做起,从艰苦岗位做起,唯有如此,才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总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形成,既有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诸如政府调控不利与学校专业不合理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只有正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就业保障对策,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政府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