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互联网模式下传统造价咨询企业转型升级模式研究

2020-11-23 14:29任颖卿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建筑业全过程咨询

文/任颖卿

中国的造价咨询行业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初,所有的基本建设从新建一座礼堂、一座桥梁、一条公路再到修建一座厕所,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所谓的工程造价就是由政府部门或者银行基建部门进行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即政府定价。

改革开放后,工程造价管理从原来的“概算管理”“量价统一”和“量价分离”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随着PPP、EPC 模式的广泛应用以及BIM 技术的逐渐推广,都在不断促使着造价咨询行业的变革。造价咨询企业要突破,要实现新的成长,就必须在业务上广拓新路,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与融合[1]。

一、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从20 世纪50 年代到90 年代初期,由政府决定造价。

从20 世纪90 年代至2003 年,这段时间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

2003 年3 月,有关部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在同年的7 月1 日起开始全国实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计价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迅速发展的冲击,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一直在不断改革、深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2009 年,中价协发布了《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CECA/GC4-2009,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从单环节的造价管理,发展到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高度整合各阶段的服务,有利于实现全过程投资控制。造价咨询企业也由此开始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转型[2]。

2017 年,随着建筑业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发布,造价咨询企业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BIM 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建设行业信息化中深入应用,加快建筑业产业融合的步伐。

二、传统造价咨询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PPP 等模式项目的落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呈现出投资大、工程规模大、组织难度高等特征,这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挑战下,需要有新技术支持新的商业模式形成。

造价咨询行业的服务内容,是利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合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够为建设项目提供从可行性研究直至竣工决算的各节点乃至全过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服务[3]。从本质 上说,造价咨询服务是基于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而获利的。现阶段,造价咨询企业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竞争,这些竞争进一步促进了传统造价咨询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一)同业态竞争

由于造价咨询服务行业存在进人门槛低、启动成本低、差异化程度低等现状,行业竞争水平低,低表现在三方面:低价值的服务、低端的服务类型、低价格的服务合同。造价工程师长期受困于基础性的算量、计价工作,无暇开展更高水平的数据分析与投资管控,咨询公司业务经常受制于时间紧、任务重、单价低的传统预决算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最终演变为价格厮杀,在低利润水平的业务模式下,造价咨询公司发展乏力,迫切希望转变商业模式和实现业务转型。

(二)产业链融合的跨领城竞争

随着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逐渐深入开展,建筑业产业链融合趋势已势不可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业务界限正在消融,造价咨询企业将面临上、下游业务延伸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现在许多设计院、监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甚至业主和施工企业都开始组建专业团队,尝试在项目中开展全过程咨询业务,涉及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策划咨询、前期可研、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及运营保修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服务均属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

(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人与机器的竞争

随着BIM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于BIM 的建设工程信息与数据整合取得了突出进展。建筑信息模型(BIM)由于其信息承载能力强,具有全方位、全要素信息集合的特征,使得建设工程相关信息能够突破专业、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得到高度整合,增强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精准性。一模多用更是摒弃了传统造价模式中的“按图建模算量”工作模式,现在很多算量软件比如“广联达”“斯维尔”,就是通过直接利用设计模型中的相关信息,结合算量软件中已设定好的计算规则,一键完成算量,不仅准确高效,还能避免人为主观失误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成本数据更客观精准[4]。

由于该技术无须重新建模,直接可以出量,大大节省了造价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一部分造价从业人员和造价咨询机构来说,形成了不小的威胁。

三、传统造价咨询企业转型的建议

传统造价咨询业务面临各方调整和严峻竞争,原有业务利润率逐年下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造价咨询企业纷纷谋求转型,期望通过业务拓展、技术升级、资源整合等多多种方式,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我国造价咨询行业的“转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并购、合并、加盟、联盟等方式,形成全国性的业务网络和品牌效应,通过做大业务量、扩大规模,从而实现收益和利润的增长。

(二)为项目提供全过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熟悉建设项目整个流程,熟悉建设行业规则,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经济方案,较好地完成咨询服务。

(三)寻求政府、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对传统造价咨询行业的支持,建立并完善传统造价咨询行业相关的标准及规范。

(四)积极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造价咨询领域中对BIM 的应用研究需要一大批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改革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管理、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五)建立大数据资源库,搭建传统造价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服务平台。运用BIM技术,通过搭建知识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数据库资源库,为造价咨询行业提供一个数据、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六)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目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入PPP 咨询领域愈来愈多,具备带动咨询型代建业务的条件。综合型的造价咨询公司服务业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具备胜任代建的专业能力,可开展以PPP 为龙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

四、造价咨询企业转型的技术基础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6 年编制了《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纲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增强BIM、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在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5]。

由此可见,在建筑业的改革进程中,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BIM 技术与互联网等技术的结合,无疑是突破建筑业生产与管理水平的局限性,促进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技术内容。

五、结语

工程造价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BIM 可以更好处理造价管理工作[6]。BIM 和“互联网+”能将一切都整合到网上,实现阳光、透明的采购流程,更好地搭建核心材价数据库、指标数据库、项目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等。BIM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革新技术。传统造价咨询企业应当积极发展BIM 技术,充分利用其进行产业升级,结合实际,有序发展BIM 技术,确保BIM 技术与传统造价咨询企业相融合,逐步建立新型全生命周期工程咨询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建筑业全过程咨询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动物“跨界”建筑业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