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020-11-23 14:29杨锐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者管理工作

文/杨锐

新媒体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很多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校园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管理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策略,以更好地引领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继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后的第五媒体,属于一种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媒体。其是在信息科技、网络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方便快捷,可实时传播,不受时空影响等显著优势。同时,新媒体传播形式非常丰富,内容篇幅、视频长短不受限制,对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传播源[1]。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各类新媒体就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欢迎和青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方面

1.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面对面交流和传统媒体方式进行,不仅效率低,而且过程也复杂。新媒体的出现,更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丰富了学生管理的方式,拓宽了学生管理的途径。网络、数字等平台的应用,使得信息交互变得更加迅速、快捷、方便,学生管理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多样[2]。

2.增进高校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

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助力,使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突破了空间、时间等介质的局限。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与学生进行交流,必须要在双方都有空闲时间的时候进行,沟通交流的场所通常为办公室,经常会因学生情绪紧张、突发问题等而导致沟通不畅[3]。利用新媒体技术,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交流,或者通过网上留言等方式进行交流,有助于促进沟通交流更加深入和全面,增进师生互动与情感。

3.实现高校学生管理降本增效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要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项资源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传统的学生管理信息传播速度慢,文件信息和反馈信息层层传递均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资源,效率也不是很高,使得学生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实效不甚理想[4]。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新媒体,可快速、精准地传播信息,减少了信息传播中的错误、扭曲等问题,学生也能随时随地进行查阅、响应和反馈,实现了“T+0”的传播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时间得到节省。

4.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新媒体资源丰富,与意识形态存在技术性、信息性和工具性关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实现健康成长与成才[5]。

(二)消极影响方面

1.影响管理者对大学生的了解和把握

大学生的管理包括行为、思政、心理、学业、就业、入党等多维度的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思想前卫,个性鲜明,挫折抗击打能力不强,需要学生管理者在其成长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方式,减少了师生、生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管理者对大学生的了解及言传身教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管理者权威的树立,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2.削弱大学生对外来思潮的抵御力度

新媒体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既有正面的信息,也有负面的信息。大学生的“三观”尚未达到成熟,在信息辨别方面还存在不足,容易被负面信息影响和误导,形成错误的“三观”和不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的个体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高校学生管理者因难以实时掌控到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信息接收情况,使得管理者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不能第一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从思想政治领域削弱了大学生对外来思潮的抵御力度。

三、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一)完善校园网络和新媒体管理,创建高校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

高校应当认识到网络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强化校园网络监管工作,以分析、归类、处理等方式及时排查网络信息中的不良内容,及时发现并排除校园网络不良信息,提高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及时占领新媒体技术为主的传播平台,创建高校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控制住大学生网络思想舆论的主动权。利用新媒体等传播途径,传播主流思想,弘扬正确的“三观”,传递“正能量”,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在校师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与规范学生在网上的行为,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批判能力与安全防范能力,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新媒体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是广阔的,同一区域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开展校际合作,创建高校新媒体团队,实现各大高校媒体组织之间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积极发挥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利用新媒体进行点对点及点对面的无障碍交流活动,形成高校之间的学生管理实践经验共享互动。

(二)借助新媒体的内在教育功能,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承载体

新媒体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创建相应的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将网络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拓展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开辟专门的栏目,及时上传一些学习资料、宣传资料,利用自媒体传递声音和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资源,使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更加贴合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促进政治教育承载体的积极优化,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兴趣,保证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此外,要利用新媒体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轨迹、思想动态、行为数据等,通过这些多元化的信息数据,来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判定,依据判定结果来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引导其以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来,获得准确的方向定位,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成才道路,将人生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进行衔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体系。

(三)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引领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苏格拉底说,“教育是灵魂的转向”。高校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高质量人才培育目标的,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具有积极的裨益。校园文化是高校管理与发展的灵魂,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引领大学生成才是应有之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对的信息更加丰富,但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不少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都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娱乐性也非常强,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电影、聊天当中,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的交际,也给自身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损害。为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本位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第一主角和终极目标,关注学生的心理个性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创新,通过文化育人,让学生管理更臻优质。例如,可举办主题新颖的团日活动、趣味运动会、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从虚拟网络中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并得到快乐。学生管理者要以对话、理解、合作、共享的态度,来引导大学生就他们喜欢的话题公平民主地参与对话,减少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为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者教育培训,提高新媒体的应用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对高校学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管理者不仅要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敏锐性和良好的学生管理技术与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科技素养,熟练掌握和应用新媒体技术。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管理者新媒体应用能力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结合学生管理者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地采取讲座、进修等方式,来不断地提高其新媒体应用水平。高校学生管理者自身也要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探索应用新媒体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开拓学生管理工作新渠道。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提出了挑战,高校学生管理者要辩证地认识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将其变为良好的管理工具,结合大学生的学情,来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力度和成效,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者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