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理性促进高校思政课政治性的行动路径微探

2020-11-25 03:47吴群
大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政治性理论课思政课

吴群

(江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3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被摆在了首位[1],是“八个相统一”的核心,这是由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属性和自身的理论意蕴所决定的,同时,也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原则。探讨在高校思政课中如何以学理性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实现高校思政课学理性与政治性辩证统一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内涵及其关联

(一)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内涵

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政治宣传、政治育化功能,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高校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思政课的这一任务和使命决定了其鲜明的属性特征。高校思政课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始终关注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代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保障;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需要,是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是指高校思政课整个课程体系和每一门课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本性和逻辑合理性。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具体体现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般性揭示、理论形成发展的必然性、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的统一性。从高校思政课的整个课程体系来看,4 门必修课分别从理论基础、思维方法、文化传承、精神素养、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方面形成强大的学理性关联,促进高校思政课政治性的实现。这4 门课各自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命题提出、实践论证、经验归纳、逻辑演绎等科学方法奠定了自身的学理性基础,实现了各门课的机理架构和科学体系。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就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知识性和思辨性,打破传统的“灌输”教育,通过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用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推动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提高思政课的权威性;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可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在推理、判断、思考和辨析中感受获得真理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力;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学生不再仅仅停留在接受政治教育的层面,而是通过内在分析和辨别的过程中实现政治情感升华。

(二)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关联

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政治性是方向,学理性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具有其他专业课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政治性以学理性为基础,是学理性的目的和方向;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是一个结构科学、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学理性服务于政治性,在学理性的逻辑和论证中体现政治性。政治性和学理性互相支撑,互为补充。[2]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中,通过学科知识的分析运用实现学生的政治认知,确立学生的政治态度,达到学生的政治认同,促进学生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互为依托,在学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其政治性,学理越透彻越深刻,政治性就越牢固越坚定,同时学理性需要以政治性为引导和方向,偏离了政治性的学理性,就容易陷入理论误区,以政治性为学理性目标才能发挥学理性强大的理论证实力。

二、坚持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必要性

坚持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由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校思政课不能仅仅完成“是什么”的任务,还必须在学理性基础上对青年学生解答“为什么”和“怎么办”,从对理论的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从学理的机理分析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只有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并升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

(一)坚持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在科学性基础上达到政治认同目标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的影响,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较为突出和显著,学理性略显不足,在理论思辨和理论分析上重视不够,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灌输”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逐渐对思政课产生“说教”印象,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有利于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做到政治价值引领与科学理论相一致,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动态平衡、相互渗透、有机融合,通过学理性的论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

(二)坚持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发展形势复杂而剧烈,各种思潮和话语范式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不绝于耳,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传统的权威式思政课受到极大冲击,高校思政课若不能在巩固的学理性基础上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政治方向,他们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和蛊惑。因此,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增强青年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其价值判断力,在学理性思考和思辨中,帮助青年学生构建严密科学的政治理论体系,引导青年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政治认同和政治意识,产生强大的免疫力和识别力。

三、以学理性促进高校思政课政治性的行动路径

高校思政课加强学理性建设和研究,可以大大提升和巩固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高校思政课学理性行动成为实现高校思政课政治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政课学理性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推动。

(一)高校领导组织层面

高校党委科学有力的组织领导是高校思政课学理性行动的重要指导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校思政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办好高校思政政治课,单靠某一个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高校党委的科学领导下,根据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特征,协调社会资源,在工作机制、考评标准、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对思政课组织领导、教学管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抓好责任落实,同时,重视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形成校内校外的思想合力和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层面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理性行动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学理性实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作为理论支撑,没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高校思政课就是无水之源。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认识和把握[3];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积极回应和解决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之魂深植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要打破学科壁垒,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进来,以更加全面宏观的视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厚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的最典型的理论,在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这一宝贵资源。

(三)教师队伍建设层面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政课学理性行动的主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学科素养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实现效果。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要善于进行政治鉴别,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4]。同时,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要思维新、视野广,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讲好思政课,把真理讲透,把道路说明,要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旁征博引说服学生,要通过剥丝抽茧、环环相扣的推理吸引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讲好思政课,把真理讲透,把道理说明。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要自律严、人格正,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被动接受和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而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政治,而且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树立榜样,以平等的姿态和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感理性的认同过程中实现政治认同。

(四)教学改革创新层面

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是高校思政课学理性行动的重要平台。通过优化教学理念,拓展教学主体,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实践,达到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实现的目的,增强思政课的理性思辨和理论涵养,实现学理性深入。首先,优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既要把政治性作为统帅,又要以学理性作为支撑,形成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其次,拓展教学主体。在体现思政课的政治性上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在体现思政课的学理性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主客体的双向转变和互动,在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主体的拓展和延伸。再次,丰富教学内容。对思政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教学内容上深化学理性,以学理思辨和逻辑分析的方式丰富教学内涵,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从经典文献的解读出发,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横向纵向对比,多方位多角度论证和证明。最后,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社会实践形式[5]。通过成立学生理论学习社团、网上理论学习平台等新的理论学习形式,实现以学理性促进思政课政治性的教学创新。

猜你喜欢
政治性理论课思政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
艺术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