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角度下对小学美术课堂绘画教学的解析

2020-11-25 06:52⦿曹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思维能力绘画

⦿曹 伟

视觉思维指的是把视觉意向当做中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必须具备的思维。小学美术新课标就特别指出,美术课程要突出视觉性,引导学生对视觉形象进行感知和创造,以便凸显美术学科的视觉艺术本质。对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具有思维的眼光去看,在绘画活动当中正确把握并且处理思考、绘画和好看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生开启创想大门,增强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绘画水平,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

一、加大视觉精细训练,优化美术绘画教学

在对物体进行感知以及表现的过程当中,视觉意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来说,人的视知觉拥有思维的所有本质,具备选择以及当场判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觉思维涵盖了人对物体普遍特点的捕捉,不管是人们从事怎样的工作,还是开展日常学习活动,都必须具备视觉思维。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视觉艺术教育,因为美术学科就是视觉艺术学科,美术教育的价值并不是培养大量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人的视觉思维,使其能够给在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当中发挥最佳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在绘画教学当中要在思想认识方面进行转变,认识到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重要性,更是要找到培养视觉思维的突破口,加大对学生的视觉精细训练。例如,在教学《树上树下》时,教师就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视觉精细化,关注学生在视觉思维表达方面的丰富性和精细性。比方说,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当中有树上的鸟窝,可爱的昆虫,小鸟站立在被砍伐的树根上流泪,被雷击断了后的大树等,这些作品都是学生在视觉思维表达方面精细、丰富的体现,都体现出了视觉思维培养的效果。

二、重视语言表达训练,培养视觉思维能力

毋庸置疑,美术是视觉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在美术绘画课堂教学环节最为关键的就是将系统的视觉训练作为教育教学当中的必要内容。在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当中,一幅可以说明问题的图画和一幅无法说明问题的图画是存在极大差别的,但是只有对感性形式的本质反应能力得到有效开发训练的人才能够看到其中的巨大差别。对此,视觉思维角度下的小学美术绘画教学需要增加对学生视觉语言的思维训练力度,促使学生从思维意识当中掌握视觉造型要素和内在规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也能够让学生对美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和判断,提高学生的视觉语言表达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时,教师先要让学生在观看美术作品之后表达出自己的反应和看法。例如,在教学《鱼的纹样》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观看木版年画《年年有余》、剪纸《鲤鱼跳龙门》等作品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看图画获得的感受,为学生补充与图画寓意相关的内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于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故事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会积极调动存储于大脑的信息,迅速开展思维加工,利用语言交流碰撞生成更多思维加工后的信息语言,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引导学生创作作品,训练视觉思维表达

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点是引导学生创作优质美术作品。美术绘画课程本身就是以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方法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而且,学生习得的美术语言和创作方法也只有在绘画实践当中才能够得到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增强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同样也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创作作品,加大学生作画训练的方法来达成目标。不过在对学生进行绘画训练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思维表达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作画习惯,让学生在绘画作品当中更好的传达自身的独特视觉思维,在画面当中增加丰富的思维语言。例如,在学习《线的魅力》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五步拳视频,使得学生在短暂瞬间抓住人物动作特点,迅速在纸上画出人物动态草图。这样的训练思维方法不求形,只求意,因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形象捕捉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视觉思维的表达水平,让学生在绘画当中掌握视觉思维的展现方法。

美术是一门重要的视觉艺术,同时也是视觉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当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视觉思维,锻炼学生视觉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用带有思维的眼睛发现美术艺术之美,用独特的眼光进行艺术创造。小学美术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绘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视觉思维,首先要以身作则,保证自己具备良好的视觉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帮助学生突破知识和思维的分界,提高创造性思维层次。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思维能力绘画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自媒体时代下视觉艺术对当代青年文化生活的影响与思考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书封与现代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