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古诗之美,弘扬传统文化
——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实践

2020-11-25 06:52沈丽君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临安意境古诗词

⦿沈丽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古诗词,为了让学生重视古诗词,爱上古诗词,教师需要借助于有效的措施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天地,为学生揭开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古诗词教学需要立足于美,旨在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得以丰富。

一、走进诗词背景,感悟诗词内涵

古诗词和小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小学生想要完全理解古诗词是具备一定难度的。为了拉近小学生和古诗词的距离,让他们能够理解古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内涵,教师需要为学生提前介绍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等等,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古诗词精神底蕴,最后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情感。

例如,学习《题临安邸》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搜索诗词背景知识,学生经过互联网搜索,找出了很多背景资料。比如有的学生说:“这首诗词写于南宋时期,而南宋对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屈辱的一段时期。北宋靖康事变后,宋徽宗以及宋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后来赵构逃到江南,建立了南宋小朝廷。而临安在今天的杭州,也就是当时南宋的政治中心。但是当政者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诗人创作这首诗词其实是讥讽局势,抨击黑暗现实。”接着,有学生补充道,“这首《题临安邸》在当时写在临安城内旅馆墙壁上,是林升的七绝代表作,属于典型的“墙头诗”。”教师此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资料,学生将教师的搜寻结果和自己进行比对,不但强化了对诗词情感的把握,还有助于学生理清诗词创作脉络。

案例中,教师教学《题临安邸》这首诗时,并没有直接进行展开学习,而是要求学生提前查询诗词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诗词创作时代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

二、绘制诗词图画,感悟诗词意境

小学生偏向于形象思维,因此比起文字来说,图片对他们的吸引力显然更强一些,而且小学生也更容易记住图片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现状,需要让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根据诗词创作图画,让学生感悟诗词意境。

例如,学习《过故人庄》这首诗,针对第二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启发小学生思考。如果作为一名画家,该如何用画笔描绘这句话中包含的景色。小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说重点应该多画树,因为诗人移步换景,肯定离这些树最近,青山相对就比较远,所以可以淡淡描绘一笔即可。还有的学生认为,树画多了不好看,应该用笔轻轻勾勒几棵树的轮廓,然后将远山重点呈现。学生可谓各执一词。教师此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句意的理解画一画这句诗中包含的景象,等学完诗词以后再来评价看看谁画的最符合句意。等学生基本理解诗词大意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几幅学生的作品,将其拍下来,最后通过ppt为大家呈现,让学生根据句意来判断谁画的景色最准确。

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尽管学生都能够想象诗中的画面,但是如果可以给予学生画画的时间,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图景画出来,学生将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三、善于运用想象,融入古诗世界

掌握古诗词内涵的重要前提是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因此,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对意境的理解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不能等闲视之。古人非常擅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看到的景色或者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形成生动的意境,具有一种婉约的美感。因此教师需要启发学生的想象,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诗境,从而感悟诗人的情感。

例如,教学《春日》这首诗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融入诗境中,可以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诗人畅游泗水之滨时看到的景象。接着让学生诵读古诗,让学生通过看到的诗句结合自己刚才的想象进一步畅想诗人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到了泗水河边。站在泗水河畔,首先感受到的是吹到脸颊上的风,淡淡的阳光洒在身上。一路上看到的景象都充满了春天的味道,远处是河水淙淙流淌,近处是鲜花翠柳,让人心旷神怡。通过想象,学生都情不自禁流露出淡淡的笑意,想必此刻的他们一定已经穿越古今,体会到了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时的心情。此时此刻,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诗句,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朗读出了一种畅意快活的感觉。如此一来,学生对诗境的把握更深了一层,也能感受到诗句所蕴藏的美感。

想象是帮助学生飞入诗词世界的一双翅膀,通过想象,学生能够跨越古今,能够穿越时空,仿佛身临其境般,看诗人所看,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真正融入诗词天地。

总之,古诗词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关键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视意境的赏析过程,借助于一些教学措施引导学生一同品鉴,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诗词中的美。

猜你喜欢
临安意境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岁月也曾可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