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背景下“名著导读”教学刍论

2020-11-26 16:29田建红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原著名著

田建红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甘肃 武威 733000)

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明确指出: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名著导读”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广泛而有效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帮助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名著导读”为语文教学指引了一条光明大道,也是将文学名著引入课堂的重大改变。高中语文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名著导读”选入了《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等诸多经典作品。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这些作品的“背景介绍”“作品导读”通读一遍,对“思考与探究”则很少顾及,没有把握好“导”,学生也没有做到“读”。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说,“整本书阅读”的功夫在课外,应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名著导读”其实是“整本书阅读”的延伸,教师应加强对“名著导读”的指导,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制订切实有效的导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对“名著导读”教学要制订周密的计划。《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名著导读”的重点在于“导”与“读”,所以教师要做好“导”的工作,引导学生了解名著,阅读名著,以自身对名著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学生重点在于“读”,只有亲力亲为地读,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其一,让学生先了解故事梗概,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其二,让学生先观看影视剧,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其三,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如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只有与文学名著直接接触,在对语句的理解和欣赏中批文入情,才能在整体把握中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心境,进而明确文本传递的意义与主旨。作品题材不一样,阅读要求也应不一样。比如,对于《论语》,教师应要求学生以背诵为主,因为《论语》中有许多经典语段,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为己所用,使其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服务。而对于小说,则应该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分析和探究为主,让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探究主题。如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后就要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学习完《边城(节选)》后就要引导学生阅读《边城》。

第二,教师要引领学生向阅读研究的方向前进,由“读原著”向“读原著研究”转型。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已有研读成果,进而站在更高的层次展开阅读。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展示了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的个性,但其只是冰山一角,只有在通读原著《红楼梦》之后,才能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此,在阅读《红楼梦》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看已有文献资料,如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等,为整本书阅读提供参考。

第三,教师要让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学生应该学会为己所用,将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研究报告(高中生每学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这非常有意义。比如,“名著导读”后有“思考与探究”练习,这些练习有的紧扣原著,有的结合学生实际,有的则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它们都可以作为对学生阅读原著后的考查题目,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分析论证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也是对原著阅读的一种升华。

二、借助“名著导读”引导学生阅读的措施

基于文学名著阅读量较大、语文课时数量有限的现实情况,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考核制度,规定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阅读。

(1)利用自习课时间阅读。各学校下午都有自习课,学校可以明确规定将其中一节作为名著阅读课,让学生对指定书目进行集体阅读。也可以划分阅读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文学阅读会”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织“文学沙龙”,交流阅读心得。

(2)学校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其一,学校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对教室、走廊、宿舍的精心布置,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知不觉爱上阅读,也会抽时间主动阅读。其二,教师要推荐阅读书目的版本,引导学生有计划阅读。市场上的书籍琳琅满目,学生自己选择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版本。比如,为了辅助阅读《论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对《论语》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分阶段、分步骤完成,每天拿出十分钟阅读和背诵。学生阅读完《论语》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关于《论语》的研究著作,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等。这样有层次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理解与接受起来更加自然。

(3)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边阅读边把自己的感想记录在文本空白处,进行批注式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有一道课后练习题:找出文中描写较精彩的语句,然后仿照示例做些旁注。如:“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旁注: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其实,批注式阅读古来有之,最有名的就是四大名著的评注本,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如《红楼梦》“脂砚斋”评本,《水浒传》“金圣叹”评本等。

(4)开展鼓励学生阅读的活动。为鼓励学生阅读名著,营造阅读氛围,学校可以开展以下活动。其一,开展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把阅读名著的感悟写成文章,并从中优选一些装订成册,在全校发行。其二,在校园刊物中开辟“名著导读”栏目,发表学生的读书心得。其三,通过书法比赛形式让学生书写名言名句。其四,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名著朗诵比赛。其五,针对名著中的一些观点组织辩论赛。其六,针对名著中的一些观点组织演讲比赛。另外,对于阅读量大、文学素养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奖励一本书,以激发大家的阅读积极性。

对于“名著导读”教学,教师要切实有效地付诸行动,要用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精神来贯彻落实。在新课改“整本书阅读”的语境下,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语文教师,都要充分重视名著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中快乐成长,不断汲取营养,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原著名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拔牙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