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索

2020-11-26 16:29宋吉虎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宋吉虎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甘肃 武威 733000)

物理知识从实践与生活中而来,实施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学生的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施生活化教学,努力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意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内涵和作用

1.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现有水平,对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捕捉与选择,将课程知识的生活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情境中开展教学。结合生活化教学的含义,联系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可对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做如下阐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对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加以充分利用外,还要以生活实际为着眼点,对与教学有关的生活现象予以联系,把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中来。

2.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实施物理生活化教学,以具体的生活现象呈现抽象的物理知识,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1.结合生活现象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极为重要,有效的课堂导入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活现象进行课堂导入,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女生和一个力气很大的男生进行拔河比赛,谁会胜出?”学生一定会毫无悬念地回答:男生会胜出。为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可让学生推荐班级中力气最小的女生和力气最大的男生进行拔河比赛。讲台上有一根橡胶棒,其中一端涂有香油,由男生握住,另一端由女生握住,看谁能把橡胶棒拉到自己这一边,最终女生获胜。此时,教师可问学生:“是女生的力气大于男生吗?女生获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疑惑不解。教师说:“本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进入到摩擦力的世界中,体会摩擦力的神奇之处。”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创设有趣的比赛情境,联系生活现象将新知识引出,不仅能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铺垫,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物理知识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在理解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需要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之中,引导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升理性认知。为此,教师要善于在重难点以及疑点处增加实验环节,以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让他们把生活经验带到物理课堂,促进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若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进行机械性记忆,无法理解知识的本质。为此,教师应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借助纸张、粉笔等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认真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借助生活化实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生活化实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闭合电路”电阻与电路布局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举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同学们家里的卧室大都会设计这样的灯,能够利用门口开关打开或关闭,也可借助床头的开关打开或关闭,这就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单联双控开关。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个生活实例进行思考与讨论,并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线路布局图。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操作,学生会把相应的布局图绘制出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部分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和开关等)进行利用,对绘制的电路布局图进行验证。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把自己绘制的电路布局图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思考自己所绘制的电路图有哪些地方是错误的。借助生活化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懂物理知识和原理,还能提升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对知识进行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积极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此外,教师要不断拓展与延伸物理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探究实验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所学物理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相关知识后,学生对常见的形变有了一定的认知,并通过相应的实验对物体的弹性进行深入理解,还借助胡克定律解决了相应的问题。结束课堂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寻找有关形变与弹力的现象。在课堂上,学生举出了很多例子,如蹦床、篮球、射箭、羽毛球、拉力器、撑杆跳高、踏板跳水等。借助观察与体验,学生对形变与弹力的理解更加深刻,并充分认识到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有形状的变化发生,且有一种抵抗形变的力出现。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拉伸橡皮筋,引导学生理解弹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物体在限度范围内会有很大的形变,能产生一定的弹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平台,能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予以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素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5.布置生活化作业,做到学以致用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做到学以致用。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布置解题类的作业,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与物理教学目标不相符。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应付考试,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实际上,布置物理作业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应用。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务必要具有相应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布置这样的作业,能够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予以关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既与物理学科的特点相符,又契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生活现象进行课堂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化实验,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布置生活化作业,切实实现物理生活化教学,促进物理教学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