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期间的大学声乐教学

2020-11-28 07:42樊艳丽
艺术评鉴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思考

樊艳丽

摘要: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袭击我国。受此影响,高校开学时间一再延迟。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高校纷纷开展网络教学。本文着重对疫情期间大学声乐教学做了探讨并以此抛砖引玉,期盼各位同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为大学声乐教学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大学声乐  教学现状  思考

中圖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9-0094-03

大学声乐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课程,其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配合完成。然而在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的境况下,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于2020年01月27日下发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延迟开学对广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教育部又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面对师生异地,我们该如何教授声乐?学生又该如何学习声乐?这无疑是广大师生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大学声乐教学遇到的新的挑战。

一、疫情期间大学声乐课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现状

受疫情影响,一线教师只能在家授课,这导致老师们将面对缺乏教材(辅)资料、没有钢琴、第一次隔空授课甚至网络信号差等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授课质量,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成为老师们授课的首选工具。授课内容上,老师们也做了优化、调整,有些老师甚至不辞辛劳地一一指导学生。老师们的授课情况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老师们的上课形式及内容较为多样、丰富。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很多学生可能会面临同时安装多个App的情况,部分学生的手机会因此变得卡顿;由于大部分老师会回家过年,网络不畅和App上面的课程资源缺乏等客观因素会直接影响声乐课的教学效果。而为了上好课,老师们也是充分利用各种设备,有的老师还因此购买手卷钢琴甚至新电脑。

(二)学生的学习现状

疫情期间,学生同样不能返校。和老师们的授课现状相比,他们的学习情况也存在不同的特点。详情如下:

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形式,内容都与老师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直接相关,即老师怎么讲、怎么要求,学生就怎么做。而在学习困难方面,学生集中体现在学习设备方面的缺乏或跟不上使用需求。此外,学习自控力差也是学生反应较突出的问题。

二、疫情期间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

借助上一章节的两个表格,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疫情期间,声乐课的教学仍然是以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为主。这是因为,传统声乐课一直以来都是以小课(小班)制而区别于其他学科。这种授课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可以做到精准指导;加之老师们都是受益于此种授课模式。所以,这种授课模式自然会成为疫情期间老师们的上课首选。

在特殊时期,网络授课可以实现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保证课程的进行。但是,这种授课模式也有局限。如:线上教学时,老师不可能全部进行单独辅导,即便是单独指导,也与师生在琴房上课有差别。教学改革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调动。

其次,网络授课中,除去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外,师生遇到的其他问题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如:教师缺乏教材(辅)资料。在网络普及程度很高的今天,老师们可以把各种资料存入百度网盘、邮箱等网络空间。这样,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手机就能查找资料。可现实是,很多老师没有使用上述网络存储的习惯。又如部分学生没有电脑。据笔者调查:学生为了春节回家方便,将电脑留在了学校,假如他们不怕麻烦,愿意带上一台1—2Kg左右的电脑回家,也就不至于被疫情搞得那么被动。

第三,从上课(学习)的形式来看,声乐教学也亟待建设自己的课程资源。虽然已有很多App可供师生选用,然而真正有关声乐课程的却很少。同时,经调查了解,声乐老师们更多地是使用各App的在线教学功能,授课内容还是以自己设定为主。不可否认,声乐教学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可如果我们从声乐教学的内在规律入手,以此建设相应的课程资源仍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

三、改进疫情期间大学声乐课教学方式的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心态

首先,师生双方良好的心态准备既是构建和谐课堂关系的重要前提,也为后期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铺垫了好的基础。疫情持续的时间是不可估算的,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需要临时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身处湖北的学生,他(她)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若不管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是一味地上课,教学效果肯定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相反,如果老师们愿意倾听学生在这个特殊假期的各种所见所闻,同时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让学生的心情放松,保持好的心态,由此达成学习的默契,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同时,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其次,由于疫情控制的需要,网络授课还将持续。教师不习惯,学生不适应在所难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正确、积极地对待网络授课,主动调整心态,尽快让自己适应“主播”的新角色。面对学生,我们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让学生明白,网络授课是暂时的,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只要大家静心学习,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二)探索“互联网+大学声乐”的授课模式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社会上的诸多领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在2015年就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此文件对“互联网+”这一定义进行了非常全面的解释。其中提到:“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其他各界以及各个领域充分相融合”。笔者认为:社会各界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教学领域,声乐教学应当积极应用这一先进科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互联网+大学声乐”的教学模式更应该得以提倡和推广。

应用“互联网+大学声乐”的授课模式,首先需要广大声乐教师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地利用这一先进技术一步步地实现互联网与大学声乐课的渗透,将真实的课堂和虚拟的网络课堂结合起来;将以教师讲为主转换成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利用Sibelius、Cubase等音乐软件制作练声曲、伴奏音乐。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钢琴(电子琴),这不利于学习声乐,尤其是音准不太好的学生,练声曲、伴奏音乐对于他们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Sibelius集樂谱编辑、简易的音频制作为一身,除了使用它制作简单的练声曲和声乐伴奏曲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其强大的乐谱处理功能,对扫描后的乐谱进行移调,转换音频等操作。Cubase等音乐制作软件拥有强大的音频制作以及处理功能,虽然短时间内为每首歌曲制作伴奏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却可以做成简易的钢琴伴谱音频并传给学生。这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学生都可以借助这些课程资源更好地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声乐教学内容。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发声技巧、演唱技术强调的多,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讲的较少甚至并未涉及。我们身处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上的资源相当丰富——各种网站、论坛、App等时刻充斥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借助它们,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实现自主学习。声乐学习中,对演唱技术外的其他知识的了解、掌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们可以把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以课后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这部分知识,这不仅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还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观看专业演唱会,聆听声乐家们的讲座、大师课也是普通学生无法经常“享有”的待遇。然而借助网络,这些教学拓展内容则可以轻松实现,有些声乐家还在讲座中和学员有互动环节,这更加激励了学生的学习激情。疫情期间,虽然已经有老师进行了这部分的教学尝试,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师生的互动性不够、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大师课的课程内容等客观问题仍需要我们探索、解决。

教师可以录制声乐教学音(视)频发到相关网站。目前,网络上系统的声乐教学音(视)频是非常少的。这次疫情期间的声乐教学,老师们对此应该感触颇深,从客观条件讲,我们确实需要相对丰富的声乐网络课程资源。同时,疫情期间的教学也带给了老师们很多探索、思考,这为录制声乐音(视)频资料已经做出了尝试和铺垫。

四、疫情期间大学声乐教学的启示

这次疫情带给大学声乐教学的思考、启示有很多,在诸多的思考、启示中,笔者想着重谈谈以下两点:

(一)教师应加强对当下流行事物关注了解

受疫情影响,网络教学成为当下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据笔者了解,在进行网课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声乐老师不能熟练地操作眼下各种直播平台(App)。这不仅证明老师们对当下流行的事物了解不够,也从另一面显现出其他事物对现代教学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发展迅速,若我们还只是停留在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的阶段,显然是无法达到现代教学要求的。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化,所有事物都可以与网络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也由此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随时可以记录生活点滴的抖音、快手等App,方便交流学习的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理应关注、了解当下流行的事物并尽可能地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这样既可以体现教学的时代性,也能够让课堂更“接地气”,更受学生的喜欢。

(二)学生要强化随时学习的意识

此次疫情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正常学习,除去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外,很多自身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没有教材(辅)资料、没有电脑、自控能力不够、没有wifi……我们如果静下心来思考不难发现,同学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学习准备,少数同学甚至没有学习状态。笔者通过调查也印证了上述分析:很多同学为了回家方便,将专业书等学习资料、笔记本电脑等学习工具留在了学校,还有部分同学直接表示,假期就是放松的,带那么多东西回去也不会看。当然,不可否认假期是放松的,但这种放松不等于完全泄了气的玩。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假期整理、复习上学期的内容,也可以预习下学期的部分知识,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兼职,争取学以致用。有这样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对待时间的态度”,莎士比亚也曾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真心希望同学们明白放假并不是意味着学习就可以“马放南山”。我们如果能好好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做好学习的准备,投入到学习中去,自己的人生道路才会越来越精彩。

五、结语

虽然疫情给声乐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困难都被老师们巧妙地解决了,为新时代的声乐教学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不仅保证了声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学习。与此同时,此次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老师,我们更应立足于互联网,抓住高科技这一“利器”,并将它们融入到声乐教学中,使传统声乐教学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时刻学习的意识,借助高度普及的网络和先进的科技设备不断夯实自己,提升自己,为将来成为社会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婷.基于师生互动的高校音乐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18(09):96-97.

[2]杨晓梦.“互联网+”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师生教学互动的有效探究[J].黄河之声,2019(19):84-85.

[3]刘旭光,金泉瑷.对传统声乐“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延伸[N].中国艺术报,2020-03-30(002).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思考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