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处理与运用

2020-11-28 07:52张伏丽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教材

张伏丽

【摘要】教材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纲”,“纲”举才能“目”张。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否做到有效挖掘教材,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将从教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如何更充分的挖掘教材等方面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教材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和“学”分别是不同主体下的抽象行为,如何使这两种行为具体化,离不开“教”和“学”的对象及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载体和教学媒介的教材实现了“教”和“学”的具体结合,并赋予其不同的学科意义。当前,从学科设置上来讲,高职院校一共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基础课”、“概论课”)、《形势与政策》共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基础课和概论课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现已更新至2018版。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如何讲好思政课也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多教师把教学改革的焦点聚集在了改进教法、更新手段上,而忽视了对教学基本依据的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部分同行的分享心得,笔者将返璞归真,从深挖教材出发,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在改进中提升。

一、教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中的两个极端

作为一种教育途径,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系统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教材是教学开展最基本的依据,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离不开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如此。由于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进行价值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这种特殊性在其教材上也得到了相应体现。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用教材来讲,主要体现了明显的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等,以上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因时而新。在教育部2018年5月14日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版教材使用培训班开班式上,教育部长陈宝生作了题为《用好讲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报告,他强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件头等大事。要用好、讲好新修订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用好、讲好新修订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教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运用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极端,即“照本宣科”,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严格遵循教材的条条框框,有的教师甚至直接把教学演变成了“读教材、念课本”。这种极端一度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点名课、背书课、打酱油课”。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与教材运用相关的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抛开教材,把教材边缘化,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原本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演变成为“段子课、三俗课”。以上两种极端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难以提升的“天花板”。

二、深挖教材,筑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内在逻辑,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更新工作的有序完成意味着“进教材”的实现。好比做饭,材料已经摆在面前,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分挖掘各种材料的功用,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进而做出美味的大餐,顺利完成“进课堂、进头脑”的无缝衔接。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处理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而如何吃透教材并利用好教材,笔者认为,可口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深度研究教材

深度研究教材的基础是反复通读教材。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以学理和价值引领为主要内容,里面涉及大量的概念、观点和论证,在反复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首先明确每一个概念,深挖其来龙去脉,揭示概念的不同理论层次,并从中剥离出与概念相关的理论线索,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弄清楚各种论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把握教材主线

教材主线是整个教材的主心骨,只有抓住了主线,才能做到“提起一条线,放下一大片”。通过前期的明确概念、梳理理论观点,教师很容易把握整个教材的主线,以主线为干,以具体的章节内容为枝,枝干相连,融会贯通。由此,教师就能在把握主线的基础上对整个教材排篇布局,加工整合。

3.紧扣教材重难点

矛盾有主次之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重难点即为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很快也会迎刃而解。在整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中,发现教学重难点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做到紧扣重难点,弄清楚为什么这些问题是重难点,重要在哪,难在哪,这些问题与学生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关系,怎样把重难点问题与学生关系的问题有效衔接起来。

正所谓“知易行难”,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未必能做到对教材进行精耕细作。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外,回归本真,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教材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龙屏风.高职思政课从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的行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29).

[2]蔡岩,唐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J].林区教学.2017 (03).

注:本文為天津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HXB2019B01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教材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