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11-28 07:47伍志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构建策略初中物理

伍志贤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逐渐成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构建生本课堂需要老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兴趣爱好、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初中物理构建生本课堂实施的教学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生本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都基于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因此,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则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展开知识探究的不竭内动力,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引导。生本课堂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需要老师在立足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其次是生本课堂强调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需要老师切实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树立学生主体观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成为构建生本课堂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需要老师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主体观念,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探究兴趣,进而促使他们自觉与老师、同学展开互动和交流,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使学生树立起主体观念,迸发出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

二、秉承“三心合一”,发扬学生主体个性

在初中物理构建生本课堂过程中,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贯彻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探究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获得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和探究。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带有悬念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产生知识探究的欲望,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比如在学习“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这课时,老师可以借助趣味的物理实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围绕实验现象对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展开知识探究。老师首先将一张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然后用手按住后倒置玻璃杯,接着放开捂住杯口的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老师将玻璃杯中分别装半杯水和满水,依然将硬纸片盖在杯口上,用手按住后倒置杯子,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接着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结合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对第三次实验进行了大胆猜想,纸片应该会掉下来,毕竟杯子里盛满了水,水的重力比第二次还要大。学生在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后,老师按住杯口硬纸片的手,让学生再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惊奇的发现并没有像自己猜想的那樣纸片掉下来,而是被牢牢吸附在了倒置的盛满水的杯口上。有趣的实验,认知上的冲突,问题情境的诱导都促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构建出高效的生本课堂。

(二)以探究为中心,促进互动交流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有趣的自然学科,虽然知识点庞杂,但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课堂教学活动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学习过程,它需要学生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使学生走出思维壁垒,开拓眼界,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积累。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的生活实例指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合作探究方向,梳理出合作探究思路,并对学生合作探究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魅力,进而构建出高效的生本物理课堂。

比如学习“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这课时,老师将学生科学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对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进行探索。学生已经对“功”拥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日常生活中对“效率”并不陌生,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老师为学生设定了探索任务:假设教室门口有一大堆沙子,现在想要将沙子运送到教学楼楼顶,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围绕老师给出的合作探究任务展开小组讨论,初步讨论出几种不同的方案:①直接将沙子装进桶里然后从楼梯走上去运到楼顶;②沙子用桶装好后用动滑轮进行运送;③沙子用桶装好后用定滑轮进行运送;④沙子用桶装好后从楼顶垂下绳子吊上去。接着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模拟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方案,找到其中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不仅对机械做功的情况拥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在物理实验操作和思考分析中对各种机械所做功的不同拥有了直观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生本课堂。

(三)以发展为中心,发挥主体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转变教学思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增强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现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的同时促进学习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知识学习;也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突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这课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直接为学生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难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生本课堂中,老师可以将主动讲解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究,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物理实验操作发现其中连接方式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课堂的主体作用,即增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重构师生关系,在互动中创生新智慧

师生之间不仅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所以,在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要重构师生关系,这不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高效教学的本质是良好师生交往互动,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所以,我们要改变师生之间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人与物关系的状况,还教学一个本真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上,使教育、知识、学习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使教师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基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学习方式上来,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而也要求教师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承担起师之为师应当负有的责任。

综上所述,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设计,给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深入探究中,从而构建出高效的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晓林.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18 (08)

[2]葛传荣.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7(3)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构建策略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