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之“四化”

2020-12-03 12:54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中学钟添华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四化课程标准写作能力

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中学 钟添华

纵观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由于受客观原因及阅历的限制,农村初中学生在写作上想象思维空间比较狭窄,语言运用能力较弱,遣词造句能力不强,无法准确地表情达意。另外,由于阅读量较少、能力较弱使得学生词汇量及知识积累不足,导致无从下笔或是写不好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作文水平现状,积极寻找改变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以新思想、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一、挖掘亮点,鼓励写作兴趣化

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去除杂念,回归本真,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就是写好作文最好的媒介。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亮点,把握新课标,结合现代化的丰富教学形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状态,通过构建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经历的趣味教学课堂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快乐学习。在兴趣的激发下,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深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社戏》这一内容时,教学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文中关于小说故事情节的描述,围绕着“社戏”中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深入体会课文中利用景物描写的作用,去引申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首先,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课文中富有童话神奇色彩的“社戏”和农家少年作为重点来设置趣味情境,让学生来回忆挖掘自身经历观看过的农村古老戏剧或是富有特色的风俗仪式,通过这样的故事回忆情境形式,能有效来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兴趣。随后,引导学生切入到课文主题后,教师能更好地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交流思考中去理解课文中体现的内涵,让学生去感悟课文描绘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并且能够联系自身的现实生活体验,去思考和反思,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感悟,来培养学生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画一画”自己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丰富想象画面感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中练习写作小短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

二、丰富内容,引导写作生活化

因为受限于农村初中教学空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贴近农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写作有着极大帮助,通过引导学生写作生活化,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语言表达,让学生的感情表达更到位。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联系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的内容,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情感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这一文章时,教学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揣摩和品味课文中的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交流描述农村生活中的自身感受过的冬天之美,引发学生的联想和学习兴趣。随后,学习完课文时,可以进一步巩固课文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也来写一篇关于冬天的文章,根据自己所感受的农村家乡冬天的景色进行写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想象,并且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活学活用,形成自己独有的冬天之美作文。

三、注重积累,养成写作日记化

文章犹如溪水一般,当源泉丰盈不枯竭时,溪水自然就流个不停。农村生活虽然没有大城市的霓虹繁华,但是如流水般的细微日常积累反而是写作的最好的源泉。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美句等积累写作知识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坚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在记录琐碎生活事物时,锻炼写作能力。例如:做饭,种菜,喂养动物等等,日记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思维空间可以天马行空,自由自在。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日记积累中,加深对写作的内涵要领的把握。

另外,阅读是写作最好的伙伴,但是由于农村学生家庭中的阅读学习条件有限,课外读物也较少,普遍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更好的积累阅读量,学校可以设置一间阅读室,教师要利用好课间和课后的碎片化时间,激励学生去自主性地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由于农村家庭一般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教师要注重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举办读书动员会活动,让家长来参与了解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少看电视、手机、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阅读积累来转化成提升写作能力。

四、启发创新,加强写作实践化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提高,还要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更要跟上新课标的脚步,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去进行有效的探究观察,从而提高写作创新能力,让作文上升到更高的内涵层次。

例如: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壶口瀑布》时,教学重点在于要定位观察点,理清游踪,训练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当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所见、所感时,可以进入到这次课文关联的写作教学,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活动机会,教师可以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郊游,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周围环境和景色,如溪水的流动形状、天空的颜色变幻、随风摆动的草木姿态等等,都是很好的写作内容,当学生在实践互动中,亲身经历和感受过,才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感悟,当写作这次的郊游记时,学生可以更快地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打开创作思维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提升写作质量。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学的作文教学要求更高、更规范、更深入,不仅要在作文中凸显情感表达,还要能够展现出个人观点。因此,基于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亮点,构建符合农村学生经历的趣味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贴近实际农村生活的内容,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形成学生独特的写作特点。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坚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在记录琐碎生活事物时,不断地锻炼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去进行有效的探究观察,从而提高写作创新能力,让作文上升到更高的内涵层次。

猜你喜欢
四化课程标准写作能力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