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拓展与内容突破:2019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透视

2020-12-06 10:24
视听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

韩 飞

2019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在媒体融合形成的传统动能再造,互联网、多元市场主体等新兴动能崛起这样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发展环境下呈现出更加活跃的革新态势。纪录片的主流气质更加明显,社会功能进一步释放。从记录如火如荼的时代变革与社会发展;到服务国家战略,整合集体记忆,凝聚社会共识;到传播优秀文化,建构文化自信;再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展示一个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纪录片都在贡献着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本文拟从媒介社会学的社会功能视角对2019年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景观进行深描,分析中国纪录片在当下发展中的内容突破和社会功能拓展。

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集体献礼”

在政治社会领域的特定环境中,当文化可以服务于维持特定统治关系与权力之时,文化便转化或呈现为一种意识形态,实现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当意识形态凭借包含着话语、知识、思想、文本与审美等的多元文化“拼合物”发挥功能之时,意识形态便装扮成大众文化的普遍形态,实现意识形态的文化化。也正如阿尔都塞所言,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由意识形态的意图产生出来的。[1]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该年度有三十余部纪录片作为“献礼作品”集中推出。纪录片的“集体献礼”作为一种主流文化的当下表达,本质上是一次国家协同多元主体借助重大国家仪式和事件进行的一次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行为。

总体上来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纪录片既有体量庞大、高举高打的宏论史诗作品,又有风格清新、注重细节呈现的故事小品,它们大多在2019年国庆前后集中推出,形成了传播上的规模效应,让70年国家发展与社会变迁以纪录影像的形式得以浓缩再现。献礼纪录片整体呈现出创作和传播上的融合化、主流化、多元化、创新化态势。其中,主流电视媒体依然担任了挑大梁的角色,并在媒体融合时代呈现出传播上的全媒体、矩阵化态势;新媒体在纪录片领域积极布局,也通过这次重大政治节点积极向主流文化靠拢。

(一)央视:打造共和国影像史诗,形塑国家记忆和民族认同

中央主流媒体覆盖全国乃至全球,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性功能和文化责任。在利用纪录片保留和召唤国家民族记忆、形塑民族凝聚力方面承担着排头兵的角色。央视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纪录频道等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纪录片的制播布局上彰显了国家级主流媒体的价值担当,并结合了频道品牌特色。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的“航空母舰”当属《我们走在大路上》。该片由中央多家机构联合摄制,通过每集30分钟、共24集的宏大体量,以重大事件串联起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生动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的伟大飞跃。在创作上,影片淡化传统政论色彩,强化故事表达,许多叙述娓娓道来,尤其大量历史文献和影视资料的首次披露,强化了看点,释放了纪录片作为“形象化政论”的传播优势,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文献价值。

在“奋斗”成为新时代主流话语的当下,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了6集纪录片《我们的征程》,该片拾取多个行业领域的普通建设者通过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事迹,展现新中国砥砺前行的足迹和奋斗不止的梦想。从叙事结构上来说,片中呈现的不同行业领域形成了不同叙事板块,印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及消费流通等方面取得的全局性成就。

作为国家级纪录片专业频道,央视纪录频道在国庆期间推出4集文献纪录片《第一日》,区别于传统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宏大叙事结构,该片将叙事聚焦在开国大典那一天,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为时间核心,以天安门广场为空间核心,并将视野聚焦在那些曾经亲历过开国大典的当事人身上。创作者从当事人所撰写的日记、传记、回忆录以及直接采访中寻找叙事线索,在叙述上尽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引入不同当事者个体化的叙事视点,在多主体的个人视角缝合与叙述的互证中建构起立体真实的“开国大典”历史现场。记忆理论认为,社会集体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汇集而成的。片中不同当事者的个体记忆看似平行,实际上相互联系与共生,最终统一于“开国大典”当天的集体记忆框架下,历史在个体记忆的分享与聚集中变得多元而有温度。

(二)省级卫视:多元化创作,凸显地方特色

中国纪录片在当今媒介环境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建构,省级卫视频道这类优质媒体成为重要力量。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省级卫视集中推出一批献礼纪录片,相较中央媒体的宏大视角和史诗叙事,省级平台推出的献礼作品视角和主题更加多元,叙事手法和创新手段多样,突出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且极具地方特色。

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地方主力军,新合并组建的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了《大上海》《代号“221”》《长江之恋》《彩色新中国》等纪录大片。《彩色新中国》在国庆期间登陆央视纪录频道,该片注重开拓纪实影像的文献价值,并以“彩色”这一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形式作为创意点,除了将6分钟的开国大典彩色纪录影像从岁月中打捞,修复后剪入影片,成为首次将这段影像披露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还广泛寻找当年的历史见证者和纪录片拍摄参与者,重访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拍摄场景。通过跨越70年历史的今昔影像对照和丰富的细节抓取,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气象万千的社会发展变化,极具历史文献和艺术价值。此外,《代号“221”》具有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的双重意义,该片以现实切入历史,揭秘国营“221厂”这一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历史往事,深入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

江淮大地是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便发生在这里。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5集文献纪录片《淮海战役启示录》,对淮海战役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进行了一次多视角、多层次的记忆寻访。影片采用亲历者口述历史、纪实寻访、情景再现、手绘动画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同时充分运用相关珍贵文献、历史档案及影像,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了淮海战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湖南卫视、金鹰纪实卫视联合出品的五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国歌》,以散文化的纪实风格追述《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创作经过、传唱历史以及它所唤起的人民自豪感、奋斗感与创造力,将有关国歌的历史、事件、人物全面立体地交织在一起,将叙事、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聚焦主题,延展开凿,升华了国歌的主题。《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故园长歌》则由笔触轻盈的细节化故事交织而成,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初心理想,回顾了他的伟大贡献。作为一部关于伟人的文献片,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富有人文情怀。以多样化的视角传达正能量,形象刻画了毛泽东在历史浪潮中的领袖风范和在革命大潮下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其他卫视也在2019年度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献礼作品。黑龙江卫视《我们的男孩》通过主人公孟宪国寻访俄罗斯恩人的故事,见证中俄友谊70年;浙江卫视《东望大海》多元视角记录东海发展新貌,展现东海人的当下生活;山东卫视《中国路 中国梦》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以小见大展现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广东卫视《青年强·中国强》讲述10组人物的奋斗故事,展现当代青少年报效国家的志向与决心;安徽卫视《安徽解放时刻》讲述解放战争历史中的安徽故事;北京卫视《绿水青山》全景记录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追溯共产党的“香山往事”,追忆共和国的建国记忆,历史文献翔实,细节丰富生动。

(三)新媒体:唱响网络主旋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各大视频平台自制出品或播出一系列主旋律纪录片,并通过设置专题页面、专区或在显要位置推送的形式强化内容曝光。在国家对文化生态进行制度性规制的语境下,纪录片作为“文化精品”成为互联网平台向主流文化靠拢的抓手。

优酷推出的《激荡中国》定位“历史影像+现实记录”,著名财经人士吴晓波担任主持,从商业视角看建国70年的经济建设成就;《最美中国》(第四季)记录“超级工程”, 展现“最美边境”和文化传承。腾讯视频推出的《幸福在哪里:推动生活的引擎》以纪实影像讲述国企故事,以及国企为国计民生做出的贡献。爱奇艺在国庆期间推出的《水下中国》,将关注视角转向水下世界,从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角度,带领观众一睹水下中国的壮丽景观。

借助湖南卫视、金鹰纪实等强大的制作和内容资源,芒果TV围绕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结合脱贫攻坚、“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等国家关切与现实热点打造网络主流纪录片矩阵。其中《可爱的中国》第二季聚焦7位坚守岗位、赤诚奉献的共产党人,描绘以“奉献”为底色的奋斗建设故事;《石榴花开》将视角转向少数民族,以典型人物故事为依托,呈现7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变迁和当下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不负青春不负村》第三季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讲述青年人深入农村,扎根基层,为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的故事;与Discovery合作的《功夫学徒》,以纪实真人秀为样态,借鉴海外流行节目模式,邀请9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体验者以“学徒”的身份体验中国的各类职业和前沿技术,从中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改革和建设成就,是一次主流新媒体平台以合作传播的方式进行“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有益尝试。

此外,由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系列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每集5分钟左右的体量,选取书信为载体,结合12位名人的深情讲述,采用电影级的镜头语言,配合大量情景再现和视觉特效传递革命英烈的初心使命。节目首日播放超过1500万,网友的评论及弹幕超过5000条,总播放量超过2.5亿次,其中30岁以下的观众超过60%。这种以纪录片为形式,以融媒体为渠道,以创新精品力作为抓手,体制内外协调联动进行主流价值宣介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纪录片在全媒体领域的集中献礼,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形成了一种传播仪式景观。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中的传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2]。这种仪式性表达与国家逻辑相吻合,能够唤起大众的共同记忆和“在场”意识,从而建构起族群成员对于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彰显了纪录片的社会性功能。

二、国际传播的话语创新实践

当前,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目标面前,纪录片已被纳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构的重要环节,成为国家传播战略的重要策略。2019年,致力于国际传播的纪录片数量增多,题材更加多元,在传播理念和方式上进一步升级,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角色,成为一道靓丽的国家名片。

第一,“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呈现出从综合性的“大写意”到多元化的“工笔画”转向的创作特点。许多作品或聚焦于一则生命故事,描述一个传奇人物,或攫取沿线国家共通元素,在主题选择上更为灵活。例如《“一带一路”上的智者》借助31个国家86位学者的视角,从学术研究角度呈现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则聚焦于沿线国家地区的传统手艺;《客家新丝路》第二季选取“一带一路”上的客家人作为记录主体,描摹客家人与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族群对话与文化融合。此外,《共筑未来》以小故事阐释大倡议,《共同命运》也是以普通的生命故事展现人类命运的共通性。

第二,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传播领域更加注重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建构,聚焦人类共通命题。2019年推出的重要作品如《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被点亮的星球》《他乡的童年》《手术两百年》《稻米之路》《生命之盐》等均表现出在视野和格局上的高远,它们在主题表征上是指向全球和全人类的,叙事手法和制作水准也进一步对标国际。“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纪录片中不仅成为一种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的输出,也是外宣题材纪录片传播观念和策略的升级。中国纪录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传播框架下走向同频共振,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第三,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纪录片的合作模式、叙事策略在2019年度也有了变化与升级。在“自我”视角基础上,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更多加入“他者叙事”,即通过他者主体讲述中国故事。这种“他者”视角在2019年的国际传播类纪录片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回访拍摄,其二是深化中外合拍。例如《从中国到中国》借助国际友人视角,寻觅曾经在影像中出现的人与景,通过时间对比呈现中国40多年的发展与变迁。中法合拍的《风筝·风筝》以新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电影《风筝》播映60年为线索,通过影片中三位小演员的重逢,借此讲述该电影拍摄时台前幕后的故事并记录中法的历史友谊。中外合拍类纪录片数量近两年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合拍国家越来越多元化,水平也正在提高。其中2019年有中、美、英共同制作的《世界上最大的生日庆典》,这部纪录片采用国际视角,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欢庆时刻,并回望伟大成就。中、法合拍的纪录片《论语导读》和《留法百年》,前者结合中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从历史文化角度讲述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探索世界文明的和谐共荣;后者则通过留法青年后代和中法学者讲述,追忆当年中国青年在留法期间的勤工俭学,并展现这批新中国建设者救国图存、实业救国的信念与决心。中、俄合拍的《这里是中国(第二季)》运用纪录影像向俄罗斯观众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风貌与社会发展。《中国故事(第二季)》是中、日合拍的纪录片,该影片以讲述中日民间友好的交往故事为主要形式,由此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展现中日友谊。而中、柬联袂打造的《光阴的故事——中柬情谊》同样以故事叙事的方式记录两国历史交往与情感维系,并缔造共同发展的未来梦想。此外,中、意合拍的文化讲述类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采用“双城记”的平行视角,选取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和终点罗马两个城市作为记录对象,聚焦丝路文化,呈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即对和谐共生、开放包容的共同追求。更具特色的是,《从长安到罗马》采用了每集5分钟的微纪录片形式,也是以融媒体思维探索纪录片国际传播新范式的尝试。

第四,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话语,主动发声和进行国际话语权争夺,成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新亮点与新趋势。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连续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纪录片,分别为《中国新疆 反恐前沿》和《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不仅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还成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回击外国记者的有力论据。在国际传播的话语空间场域中,由于体制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话语博弈。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渗入到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观念和话语中,纪录片的对话性话语空间应逐步扩大与发展。

当下,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方面的价值释放进一步推动了自身国际化进程,国际化反过来又助推了产业化升级,产业化与国际化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双翼”。

三、文化自信的影像建构

纪录片的记录与传播价值让它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历史人文和文化类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纪录片重要的内容品类,许多此类纪录片成为传播中华传播优秀文化、保存文化记忆和民族传统、树立大国文化自信的抓手。

2019年度,《生活万岁》《极地》原班人马打造的纪录片《原声中国》以中国各地民歌、民乐为载体,用音乐讲述有关民俗仪式和故事,在创作上延续了团队一贯对现实和普通人物的关注,折射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具民俗学和人类学价值。同样具有民俗文化色彩的《大河唱》讲述了黄河滩头的音乐故事。摇滚乐人、说书人、“花儿”歌者、秦腔剧团团长、皮影班主,他们以纯粹的初心肩负起宿命般的传承使命。影片遵循了人类学影像创作方法,摄制组七百多天与乡村艺人所建立起的内在亲密性,让民间艺人的寻常生活得以被镜头收录,为观众献上了关于生命和民族文化的响亮乐章。而张景导演的《寻找手艺2》继续了第一季的粗砺风格和质朴情感,寻找流散各地的传统手艺和手艺人,致敬匠人精神,在网络空间赢得一定话题度。

纪录片在城市文化传播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五大道》《外滩佚事》《寻味顺德》等作品在获得巨大传播力的背后也是一次成功的城市营销传播实践。2019年城市文化类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大上海》《金城兰州2》《河西走廊之嘉峪关》等作品陆续推出。《城门几丈高》借助大量珍贵历史影像文献和档案,立体真实地记录和还原100多年重庆开埠史;《大上海》“以人说史”的叙述方式,全景式呈现上海自开埠以来176年的成长与发展轨迹,启迪观众理解上海现代历史文化。《金城兰州2》《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像是《河西走廊》上的局部深描,让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名城再次映入观众眼帘。而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天下徽商》,全景呈现徽商的兴衰沉浮,挖掘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与历史,是继《大黄山》《中国文房四宝》等作品后的另一部重磅人文大片。

新媒体平台也将历史和文化类纪录片作为重要发力点,其中美食文化纪录片表现依然抢眼,所占比重最大。品牌化、季播化成为创作趋势,《了不起的村落》《了不起的匠人》等都已分别播出了3季和4季。新媒体纪录片在文本和话语方式上积极革新,金铁木团队打造的“剧情式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以及《历史那些事》第二季创新故事讲述手法,拓展纪录片的样态边界。商业模式上也更加灵活,探索更多变现方式,考古文化类纪录片《古墓派》借助分账模式,上线100天片方就在优酷开放平台取得百万元收益。

四、多元内容的突破延展

中国纪录片如今成为国家话语和市场话语的博弈互动场,在纪录片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工具和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同时,社会现实这层本是最该观照的维度极容易被忽视。2019年,纪录片的现实关注精神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回归态势。其中《四个春天》《三矿》《家以何安》等影片在国内斩获多个专业奖项,显现出当前专业领域对于现实题材的格外青睐。

医疗题材纪录片在近两年精品力作迭出,在健康传播、缓和医患关系、重建医生形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人间世》第二季延续第一季IP价值,继续以医院为现场蹲点拍摄,以极具耐心的现实主义态度呈现人对疾病的态度,医生职业的不易,以及疾病背后的人性与人心,极具人文关怀。而作为一部难能可贵的医疗科学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将两百年来的手术发展与进步浓缩在8集影片中,展现了人类从听天由命到顽强斗争的过程。影片视野广阔、资料翔实、讲解生动,既有科学历史中的理性之光,也让观众看到无影灯下、柳叶刀锋上闪烁的人文关怀。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延续第一季风格,在摄影上升级硬件技术,调用无人机、载人机、轨道卫星等打造多层次的“鸟瞰体验”效果,许多“一镜到底”的航拍营造了连贯的沉浸感。中国纪录片具有借对祖国大好山河与人文地理风貌的吟咏表达爱国主义热情的优良传统,《航拍中国》系列无疑是这一类型作品的“特别版”。此外,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涉猎教育品类,导演兼主持人周轶君走访六国,以比较视野进行一次有关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探索全球教育体制,用直观感性的故事和个人化观察体验启发受众。《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聚焦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以精湛的摄影和视听呈现讲述了21科28种生长在中国各地的植物,开启了一场关于中国植物的认知和生命体验旅程。同时作为北京世园会重要的展陈内容,该片也将中国植物的故事向世界讲述,完成了一次“纪实影像+植物”的国际传播。《我的动物邻居》一改传统动物题材纪录片深入旷野丛林的“原始”,转而将视角指向城市这一高度现代化的空间,观照在城市里生存的野生动物,启发人类的环保意识。而《你好AI》以人文视角聚焦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并借助互联网的传播,让观众看到触手可及的科技,在每集20分钟的影像中让历史和未来、AI与人性、历史与文明,迸发出绚烂的火花。《明天之前》则从曾宝仪的个人角度带入,讨论人类未来发展进程中整个族群共同面临的科技、社会、人文问题,引人深思。

五、结语

总体而言,中国纪录片题材和关注内容的多元性,社会功能的多元化,体现出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更加均衡,业态更加良性。百余年来,中国纪录片作为极具现实观照意识的媒介文本,始终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共进。在“内容为王”导向下,中国纪录片在创作上应重视自身的功能拓展与价值释放,积极发挥服务国家、社会、公众的重要作用。由此,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功能论”建构变得十分有必要。

开掘中国纪录片的功能性作用,要在国家—社会—公众的需求框架下,发挥纪录影像的文本特性和优势,为国家、社会、个体书写影像史记;以纪录片为思想和文化承载媒介,促进文化传播,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开发纪录片的经济价值,在为纪录片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市场活力的同时,让纪录片产业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发挥纪录片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功能,对接国家战略,为国家和民族凝心聚力;在“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织就的跨文化场域下,利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3]这是中国纪录片以本体价值释放与功能拓展带动内容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

注释:

[1]李山.文化权力:文化政治的内在机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5):18.

[2] [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3]何苏六,韩飞.政论文献纪录片的功能论:基于《澳门二十年》[J].现代传播,2020(3):119.

猜你喜欢
纪录片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