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看媒体服务功能的建设

2020-12-06 10:24
视听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群体受众功能

俞 挺

主流媒体的服务功能,是其核心功能之一,主要是借助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领域进行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主流媒体借助新技术、开拓新渠道,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凸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意识。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主流媒体联合地方政府,进行“媒体+地方政府负责人+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形式,促进了农村经济问题的解决,重新焕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成为主流媒体服务功能延伸拓展的新体现。与一般的直播带货形式不同,主流媒体的直播带货更加注重服务性,着重通过媒体的介入,焕发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

一、 我国媒体服务功能建设的定位

服务功能一直是我国媒体的自觉追求,同时也是我国媒体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媒体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受众群体、服务国家政策、服务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在受众服务上,主要包括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培养受众核心素养等内容;在政府服务上,主要包括宣传政府政令、塑造政府形象等;在服务社会发展上,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

二、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中服务功能的体现

(一) 贴合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

主流媒体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有着鲜明的目标指向,即借助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传播渠道,以特色农产品为带货对象,以此来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促进农民群体的增收以及农村地区的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主流媒体的这一服务功能突出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关键点在于通过发挥特色农产品、农村产业的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为农村地区注入活力。受疫情影响,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存在流通不畅、消费不足的问题,给农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困扰。在此情况下,各地政府负责人与主流媒体联动,将两者的服务功能进行聚集,通过新型传播拓展营销渠道,促进了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实施。在此过程中,典型代表包括两种,第一种“主流媒体+地方政府+短视频直播平台”,如央视主播与各个县、市行政负责人的联合直播;第二种“主流媒体+网红+短视频直播平台”,如央视主播与直播带货网红的联合(“小朱配琦”等)。通过主流媒体的直播带货,既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度,引导社会公众以消费为形式,积极参与到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同时也打造出了一批“网红县长”“网红市长”,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与亲和力。

(二)把握经济发展,服务经济转型

从公益性属性的角度来看,我国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凸显了对当前经济大局服务的创新,即通过主流媒体的公益参与,从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农村短板)入手,把握微观细节,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入整个传播过程中,形成传播事件,借助主流媒体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在此之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转型主要是通过电商化转型,虽然也形成了直播带货的意识,但是具体实践相对较少,有关理论与实践内容也掌握不足,而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实施,为农村地区“后电商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农业产业群体的自主参与提供了效仿与借鉴的典范,能够综合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发展。这样的创新实践,对经济领域其他行业的转型发展,同样可以起到较大的助推作用。

(三)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受众需求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将自身的服务功能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一方面能够让受众享受到更多的媒体服务,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服务范围的拓宽,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与话语空间,在服务功能实施的过程中推动媒体与服务对象的双赢。从效果来看,直播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直播过程中的在场受众人数、直播内容的再次剪辑加工与传播两个方面。从在场受众人数上看,由于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在现阶段传播领域属于较为新鲜的事物,加上有明星主播、网红主播以及政府负责人的三方“加持”,受众的互动心理和参与心理受到激发,带动了直播观众人数的大幅提升;从内容再次传播来看,多数主流媒体将直播内容进行再次生成与传播,在抖音、快手、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促进了传播效果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主流媒体与受众群体的距离,增强了受众群体的黏性,有助于主流媒体公益形象的打造。

三、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对服务功能建设的启示

(一)以公益慈善带动服务能力提升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行为,既是属于自身的服务功能建设创新,也彰显着公益慈善的作用。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实践,可以说是整个公益新闻的一种创新实践,打破了原有的平面化、静态化公益新闻报道的束缚,通过选择服务对象,发掘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动态化与互动化的新型慈善“报道”,使受众群体、媒体和服务对象能够在一个共同的“场域环境”中,发挥出在场互动、在场营销以及在场宣传的效果,这也是我国主流媒体服务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主流媒体在自身服务功能实施的过程中,以直播带货为基础,进行自身的服务创新与服务探索,将更多的服务功能借助“直播”这一形式发挥出来,以此来综合推动主流媒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传播效果的优化。从疫情期间的“慢直播”,到疫情后期的带货直播,多种直播效果见证了这一传播途径的可行性。因此,主流媒体应当充分把握这种新兴传播方式,通过在公益慈善活动中的创新运用,以此来促进自身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

(二)结合新型传播渠道,搭建服务传输矩阵

从4G走向5G,媒体传播所依托的媒介从微信公众号、搜索引擎、微博等形式转移到短视频平台,这就要求媒体在自身服务功能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新型传播渠道的作用,对自身的服务传输矩阵进行搭建,以此来综合作用于传播效果与传播能力的提升。[1]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形式正是充分借助了短视频这一传播渠道,把握受众群体的新习惯、新需求,从新的平台中进行内容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但是,主流媒体传播效果的发挥,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个或者某几个渠道与平台进行,主流媒体在依托短视频平台进行服务功能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当围绕传播内容、传播类别等进行传播矩阵的构建,以此来解决短视频平台本身在数据化推送模式中所存在的“信息茧房”问题,加大受众群体对多元信息内容接触的可能性,以此来为自身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构筑更稳固的受众基础。

(三)发挥媒体资源效能,做优服务品牌

在媒体服务功能创新探索与建设的过程中,自身的资源只是基础内容,本质上还需要打造出自身的服务品牌,这也是整个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点。品牌化经营与品牌化效果本身就是媒体的无形资源,代表了受众对媒体某项服务的认可程度,多数主流媒体已经打造出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但是对于服务功能建设来说,整体的品牌形象只是一种基础,服务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有细分化、针对性的服务品牌,在服务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为受众群体提供强信任感,吸引受众群体主动与参、欣然接受。

(四)打通受众互动,融合服务与传播

5G时代,受众的互动性需求不断提升,受众群体对媒体传播的参与性要求也明显强化,这就需要我国主流媒体在自身服务功能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打通与受众的互动,对传播与服务进行融合,以此来使受众在服务参与中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2]一方面,我国主流媒体要能够在借助新型传播媒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新型传播媒介与受众互动的优势,把握受众群体的需求点,通过内容引导、在场对话等方式,强化受众群体在主流媒体服务功能履行过程中的参与感;另一方面,也要在服务功能履行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服务与传播进行融合,不仅体现在服务与传播过程的融合,同时也体现在服务内容与传播信息的融合,确保整个服务的价值性,增强受众群体在服务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

四、 结语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是我国媒体在服务功能建设与拓展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实践,保证了媒体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的发挥,同时也推动了媒体公益形象的搭建,促进了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提升。但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毕竟属于一种新形式,在整体的传播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与例证支撑,以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备的技术手段规束。一方面,我国主流媒体要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推动相关理论的构建;另一方面,也要尽快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目的、划定底线、规范流程。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是一种创新的形式,但是主流媒体之外的直播带货,由于失去了“事业”属性的规范,导致其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缺乏规束,需要通过主流媒体的示范与引导,将整个直播带货的新事物纳入健康的服务轨道,防止直播带货成为“直播带祸”。

注释:

[1]张俊.县级融媒体服务功能提升策略[J].记者摇篮 ,2019(12):129-130.

[2]马松林.城市台如何强化服务功能实现精准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7):111-113.

猜你喜欢
群体受众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