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融媒语境下的主题报道话语体系

2020-12-06 10:24张新胜
视听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境抗疫

张新胜

对各级各地电视台的主打新闻节目来说,承载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职责使命的主题报道不会过时,但是主题报道的话语体系却同样有与时俱进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思想宣传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在媒体融合的新语境下,主题报道唯有创新求变,在报道理念、报道内容、报道手段等方面全方位创新,着力构建观众看得懂、看得进、看了信的话语体系,才不至于“对牛弹琴”,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坚持问题导向

过去,很多传统媒体在采制主题报道时习惯于从相关的会议材料或政府文件中找选题,然后带着选题去基层找点例。主题先行的报道理念束缚了记者的视野和手脚,让记者满足于到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记者脚不沾泥土,镜头和话筒里“不带露珠”“不冒热气”,隔靴搔痒的主题报道没有“泥土的气息”,难免让观众觉得隔着一段距离,甚至产生“假大空”“不真实”“不可信”的错觉。

在互联网时代,主题报道要想提升传播力,吸引广大观众,首先必须了解观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坚持从观众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多为观众提供一些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能够解疑释惑、唤起情感共鸣的高品质内容,让主题报道更走心,更接地气、通人气,能够和观众“同频共振”。

要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践,通过调查研究、蹲点采访,去挖掘和发现群众最棘手、最困惑、最亟须解决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带上来,从采访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去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去寻找破解问题的思路、举措和办法,这样的新闻不仅更贴地气,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共鸣,还能够给群众前行的力量,让群众看到光明和希望。

对问题不回避,对矛盾不躲闪,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善于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以善于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为报道宗旨,也应该成为新语境下主题报道的新理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主题报道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也能进一步凸显新闻的时代价值。变“主题先行”为“问题导向”,从中央媒体到各级地方媒体,早已有了成功的实践。2020年2月,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栏目播发的新闻《紧盯重点 打通“堵点” 江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事例。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企业何时复工,社会关注度极高。可是,企业如何复工却是个系统工程,受到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上下游企业能不能同步复工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报道一开始就指出了企业复工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处于产业链上下游两端的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与安徽滁州来安县虽然仅一河之隔,但由于往返两地的省道被临时管制,不仅人员跨省通勤受限,物流不畅也让双方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不来、出不去。面对问题,两地主动作为,通过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确定疫情防控互认统一标准、为跨省通勤员工和物流车辆优先办理运输通行证等举措,迅速疏通了“堵点”。针对复工企业资金短缺、外地员工不能及时返岗等问题,新闻介绍了常州、泰州等地金融机构推出“复工贷”、苏州张家港包专车接驳外地员工返岗等举措。这样的主题报道不仅敢于触及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让观众由衷感到真实可信,更有破解问题的有效措施,对各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具有借鉴指导意义,让观众看了“解渴”。

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幸福生活的问题入手,主题报道贴近地气,真实可信,观众自然看得进,看了信。

二、重视人文关怀

先进人物典型报道是主题报道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习惯于用仰视的角度去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着重挖掘、甚至“放大”先进典型的思想“闪光点”,把先进典型塑造成“高大上”的英雄。殊不知,仰视的报道手法让英雄高高在上,虽然正能量满满,却少了“人间烟火气”,让观众难以产生亲切感,人为拔高报道对象的思想境界,更是让观众质疑典型“不真实”“不可信”。

现在,我们早已告别“我播你看”的传媒时代,典型报道要继续发挥好“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激发观众自觉向榜样看齐、向先进学习,就要求我们创新转换典型报道的话语体系,用平视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先进典型,用平实的表现手法真诚讲述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让先进典型多一些“烟火气息”,多一些“人性的光辉”“人情的温暖”,让报道多一些“温度”。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媒体报道的一切都被受众放在显微镜下透视。在这样的新语境下,媒体报道的典型不仅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报道的事迹也要合情合理、合乎常态。否则,一不小心,“新闻故事”就可能演化成“新闻事故”。比如,2020年3月,某地纸媒关于150名医务工作者集体放弃申领抗疫补贴,转而把抗疫补贴捐给武汉的新闻,就因为语境不对,让网友看到了“逼捐”和“道德绑架”的味道,结果引起了舆论的强烈不满。与之相反,杭州党媒报道的《男子为抗疫捐款13万 被退回12万》,则受到网友的“疯狂点赞”。这则报道的当事双方一个是务工人员杨术强,为“感恩”要捐出全部家当支援抗疫;一个是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政府,考虑到老杨家的经济现状,想退回全部捐款。一个想捐,一个要退,双方彰显的都是人间的大爱,闪耀的都是人性的光辉。

重视人文关怀,新闻就会有“温度”。新闻有了“温度”,传播就会有力度,就容易温暖人心、打动人心。央视《新闻联播》播发的一条新闻特写《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曾经让无数观众泪奔。新闻从武汉一名16岁中学生陈琪方写给患者的一封公开信入手,讲述了武汉一个医生家庭的抗疫故事。新闻并没有太多介绍陈琪方母亲和外公在医院一线抗疫的事迹,但陈琪方饱含深情的一句“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我的妈妈和外公,能撑起我这个家,就能撑起患者的一片天”,却触动了众多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最温暖最响亮的声音。

从情理出发,重视人文关怀,重视观众的切身感受,让新闻多一些“人情温暖”、多一些“温度”,新语境下的主题报道照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三、添加新鲜元素

过去的电视主题报道,在呈现方式上基本上由“画面+解说+采访”构成,其中画面很多都是表现力不强的大场景、空镜头,选用这个画面或者那个画面对新闻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采访往往也是单向的,基本上限于“我问你答”,枯燥乏味,很难听到来自生产生活一线的鲜活语言。画面单调、采访生硬,表现形式陈旧,新闻自然缺乏冲击力。面对新媒体层出不穷、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电视主题报道如果故步自封,一定会失去招架之功,败下阵来。

媒体融合下,众多电视媒体在增强互动性上做了不少探索。比如苏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栏目,曾经尝试打造“弹幕”,让观众为自己的观点发声;比如利用电视触摸屏技术,实现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简单互动;比如“两会”期间开设《我给代表、委员捎句话》专栏,将民声民情通过电视传递到“两会”现场;比如央视在春运期间设置“春运说吧”,让旅客直面镜头诉说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新一年的期盼……这些添加了新鲜元素的新闻,不管最终效果如何,都是对突破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窠臼的有益尝试。

除了互动性强,先进的技术也是新媒体吸引受众的一大利器。从短视频到快闪,从AR、VR到H5,创新不止的新媒体产品不断给予受众全新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惊喜连连。电视媒体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必须适应观众求新求异的收视心理,尽量运用好航拍、特效、动图、字幕、虚拟植入、在线包装等先进技术,给主题报道添加技术,让厚重的主题报道也能“炫”起来、“酷”起来。

2019年,泰州广播电视台以技术为引领,创新开展了“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沿江行”融媒体新闻行动,深入挖掘泰州沿江乡镇(园区)坚持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全面反映泰州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生动实践。本次融媒体新闻行动突破了传统主题报道“解说+采访”“解说+画面”的窠臼,在单条新闻里设置了“乡镇(园区)亮点展示”“干部、群众说”“我为家乡献一策”等多个板块。利用水、陆、空多机位,立体展示各地风景地貌、人文历史、产业特色和高质量发展成果。同时运用演播厅全息影像、虚拟植入、在线包装等先进技术,实现人景互动。多样化的表现手段给新闻行动注入了诸多新鲜元素,极大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随着新媒体语境的兴起,传统主题报道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观众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上下功夫,着力构建观众看得懂、看得进、看了还要信的话语体系,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新闻报道,持续提升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语境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中医抗疫功不可没
多维语境顺应与法律文本翻译
龙都大地上的人大抗疫答卷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