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广电公益活动推动媒体经营创新

2020-12-06 10:24
视听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讲堂盐城公益活动

卫 萍

近年来传统媒体经营频遇瓶颈,在此情况下兼顾好公益与经营对于很多媒体都是挑战。“眼球经济”时代,好的公益活动可以为广电媒体带来可观的经营收益,二者是正向互动关系,本文试图从盐城广电近两年来较为成功的两个公益活动探讨广电媒体的经营创新之道。

一、公益为本, 经营为用

对媒体来说,公益活动和经营性不是相互独立不相容的概念,不能一刀切成为对立面,而更多的是同一个媒体主体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行为过程的关系。做好公益活动既是媒体责任,也是凝聚和传播公益力量的过程。媒体进行公益活动策划,既可以塑造媒体品牌,又可以实现媒体服务的便捷和多样化,对经营创塑品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近年来,盐城广电坚持“公益为本, 经营为用”的原则,创新公益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工作。2015年发起成立了纯公益组织——“盐城市广电公益联盟”,着力倡导“身边公益,从我做起”的社会风尚。

二、盐城广电助农购活动

盐城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蔬菜、果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江苏首位,在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区城市中,盐城是唯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城市。

作为盐城地理标志商标,盐都区的仰徐草莓远近闻名,连续举办八年的“仰徐草莓节”给广大市民带来许多亲近自然的欢乐,也很好地对外展示仰徐乃至盐都区的田园风情,打响了地方生态旅游的品牌。但草莓不易运输、储存,保鲜度较低,2020年受疫情影响,仰徐草莓滞销亏损严重。盐城广电在创新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深入基层发现群众的急事难事,了解仰徐草莓的销售难题,第一时间对接农业大户和当地合作社,利用广电资源快速开发上线“广电助农购”电商平台,统筹物流公司,开辟“农田直采+点对点配送”模式,全部销售额直接进农户腰包。同时,利用盐城广电旗下的“智慧盐城”APP直播优势,同步创新推出“仰徐首届网上草莓文化节”,通过主播直播为草莓带货,拓宽渠道帮助种植户铺设产销“快速路”。

一系列的公益行动,不仅实现了农民的止损,增强了果农们继续种植草莓的信心,还吸引了更多地区的种植户和农副产品产区的目光,不少地方政府都希望盐城广电能够帮助他们销售滞销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仅一周时间,“广电助农购”电商平台就销售水果6吨、蔬菜近3吨。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动,吸引各县区纷纷要求与广电联动合作,通过政府搭台,引入广电平台,利用网络直播,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按下“快进键”。不仅实打实地解决群众的难题,也推动盐城广电在疫情期间创新构建起“政+媒+农”无缝衔接模式。

随着助农购公益活动的推进,盐城广电还不断策划新模式、新项目,先后尝试通过当地“书记代言”“村姑娘当主播”等培养计划,扩大直播团队,同时强化运营协助,提供农业品牌运营等服务项目。

此次助农购公益活动推出后,还吸引了盐城社会各界踊跃加入,多家单位组织员工进行团购助农;当地的中石化加油站把蔬菜水果无差价放在站点的便利店进行销售;丰收大地微店、微商城等农产品销售平台积极主动对接盐城广电,依托其完善的销售物流网络,向长三角城市推售“广电助农购”电商平台的农产品。

三、盐城广电红色大讲堂活动

近年来,盐城广电总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担当,致力于对盐城红色文化的宣传、解读,擦亮铁军文化品牌,唱出地域传承红色文化的主旋律。新闻中心作为广电总台的宣传主阵地,创新而为,积极传承红色文化。

2019年盐城广电开始打造“红色故事咏流传 革命精神代代传——‘红色大讲堂’”品牌活动。通过广电专业的红色故事讲述人队伍,努力讲红色历史的背后故事、焦点故事等,最终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传播充满艺术,释放最大正能量。从2019年12月3日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期“红色大讲堂”,每场吸引近百万人通过“智慧盐城”APP收听收看直播。通过视听艺术最大化释放盐城红色资源的品牌效应,展示盐城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

盐城广电的红色公益活动践行了党媒的职责担当,也吸引了更多的经营资源。“红色大讲堂”效应最先吸引了盐都区潘黄街道,该街道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如何利用红色文化来促进新时期街道的发展,最终盐城广电为其量身定制,全面系统地为潘黄打造红色标识。其中包括帮助其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红色大舞台”系列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联合开展“支部建在楼道里、党建开在邻里间”社区党建共建活动等。这一系列的定制式公益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不仅让政务客户满意,丰润了盐城广电红色大讲堂的品牌口碑,也为广电经营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盐城拥有红色资源的乡镇有128个,目前已有数十个红色乡镇表达了加强合作、深挖红色资源、共同讲好红色故事的合作意愿。做出好口碑好品牌的广电公益活动,为经营创收开辟了一片新的蓝海。

四、结语

从盐城广电的助农购和红色大讲堂两项公益活动的成果和影响来看,融媒体“互联网+”下的盐城广电公益,产生了公益力量的“蝴蝶效应”,不仅推动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广电媒体在公益活动中的跨界合作,同时还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资源的整合平台化,实现了从单纯举办公益活动向搭建公益资源全要素对接平台的转变,实现了以往被动式做公益向创新性地结合商业思维、跨界思维、用户思维来做公益的转变。[2]在履行自身媒体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圈,从而实现社会公益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注释:

[1]丁汉青.区别经营性媒体与公益性媒体的合理性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7(4).

[2]强玉环.“互联网+”背景下电视平台公益活动研究[D].湖南大学,2016(6).

猜你喜欢
大讲堂盐城公益活动
瞎闹腾大讲堂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别样”履职大讲堂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