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警示教育片的采访与制作

2020-12-06 10:24罗建坤
视听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重点

罗建坤

警示教育片是一种类型片,讲述内容大都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国法利用公权敛财受贿的犯罪案例。自2013年以来,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每年都承担淮安市纪委监委的警示教育片的拍摄和制作,采制了《当好打铁人》《唤醒初心》《砥砺征程》等一批警示教育片。这些警示教育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件,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给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敲警钟、鸣警笛,达到查处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如何让警示教育片既不淡化案情,又避免叙述过程中的大段说教,着重对党性、人性的剖析,使警示教育片拍出“回甘入味”“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赋予沟通以“仪式感”,打开交流的窗口

警示教育片在摄制过程中,常常遇到被采访对象一看到麦克风、摄像机,或不愿意聊下去,或听到“采访”二字就闭口不言的情形。对此,一些纪检监察干部也深感无可奈何。笔者的体会是,赋予沟通以“仪式感”,才能打开交流的窗口。

2018年10月,原涟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考虑到案件的保密性和持续性,笔者跳出之前警示教育片采制的固有思维,用“仪式感”唤醒他的入党初心。淮安市纪委监委为陈某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组织生活会。面对党旗,陈某重温入党誓词,重读24年前写下的入党申请书,泣不成声。他情不自禁地述说自己在基层的艰辛,随着职务的升迁,变得贪婪、侥幸、失衡、放纵、嗜权。陈某的真实讲述全部被采录下来,这些内容为后来“唤醒初心”这一主题画上了点睛之笔。

采用仪式感的沟通,通过各种象征性符号,将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仪式感沟通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前期做充足准备。在接触被采访对象前,笔者会先与案件主办人沟通,了解受访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兴趣爱好等。用心审听曾被采访过的留置对象的同期声资料,通过其语速和说话方式,揣摩其性情和性格。在此基础上,根据了解到的基础信息,准备好采访问题清单和计划,标注好关键问题。

第二,给予被采访者充分的尊重。警示教育片中的受访对象居住环境虽然达标,但衣食住行等都处于被监管状态,情绪和心理往往比较压抑,让他们放松接受采访和拍摄一般比较难。在采访时,给予对方最大程度的尊重,先说明来意,当受访对象表现出排斥时,笔者会主动撤掉摄录设备(前提是留置房间的监控设备完好),营造出聊天的氛围。如果采访对象受访时情绪激动,笔者会给予适当的时间,让其调整情绪,并以较为轻松、争议不大的问题作为开场。

第三,注意做一个倾听者。要认真做一名积极的听众,注意挖掘和捕捉谈话中的细节,对细节要敏锐地捕捉住,追问下去,以获得所需素材,更好地为采写脚本服务。

二、沟通中注重故事发掘,增强警示教育片的故事性

实践中,一些警示教育片往往因缺失故事细节使得可视性、可感性不强,很难打动受众,实现教育的目的。

2017年12月,淮安市淮阴区发生一起黑社会组织持枪火拼案件。随着案件抽丝剥茧,淮阴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邵某等人与黑恶势力聂某某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犯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在与办案人员的沟通中,笔者发现邵某被聂某某拉拢腐蚀的事实有很多,考虑到篇幅时长,如何通过深挖一个典型事例,来反映邵某的蜕变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精选了一起故事性较强的“猫鼠一家亲”案例,即聂某某在邵某辖区内将人砍伤,邵某指使事发饭店删除现场监控视频,并暗示主办民警将案件从刑事案件降格为治安纠纷这起事件。该案例既典型,又故事性强,而且过程曲折跌宕,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便于笔者用该事件串联整个案件。案件中,聂某某黑恶势力在向地方党政机关、公安部门的渗透过程中,拉拢贿赂的党员干部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批人。这些鲜活的个例都是在“猫鼠一家亲”这一案例挖掘中串联起来的,对脚本的最后撰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脚本写作应接地气,语言表述须避官话套话

警示教育片是深入剖析人性、重现人物过往的纪实片,须凸显反腐警示教育主旨。有些警示教育片篇幅确实够长,分量似乎很重,立意看上去也很高远,但往往难以让观者入耳入心,偏重官话套话以致不接地气。如何才能让警示教育片接地气呢?

警示教育片拍制脚本的创作必须贴近生活,接地气,反映真实情况,不能以官话套话过滤掉案情真实性,使警示教育片失去反腐警示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2019年淮安市纪委监委启动新一年的警示教育片拍摄,笔者尝试从改变叙事风格做起。《唤醒初心》着重从人性方面去罗列党员领导干部犯错的原因所在;《砥砺征程》侧重于百姓喜闻乐见的鲜活表述,再现片中人物,使人物由过去的扁平化走向立体、丰满、真实。

2019年5月,原淮安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尹某某,因涉嫌受贿被留置。某机关原驾驶员杨某某投资或入股多所驾校,借助自己与尹某某的交情,策划上演了一出“无间道”,安排一名警察到考试股作“内鬼”。 “无间道”“内鬼”等接地气的鲜活词语的运用,使人如置身于谍战片中,有效吸引了观者。再如:“羊毛出在羊身上”“进贡”考官们的费用大多都被驾校、黄牛以各种名目,摊派到了学员这群“肥羊”身上,借用这些俗语上下串联,不仅将案件内容生活化,也摆脱了警示教育片过于沉闷的旧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出让脚本接地气的四点方法:

第一,精简直白,善归类。把脚本做区分和归类,不求一次讲完所有的事情和道理,可以分主题写。每个章节单独成文,都能独立讲一两个细节性故事,说一两个道理。

第二,提炼关键词,突重点。每篇每段能提炼出关键词,并且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方便观者理解记忆。用关键词法概括提炼,可以让思维迅速聚焦,抓住问题的突出特征、重点。

第三,用细节说话,显真情。在脚本撰写中加强细节描写,可以有效地提高观者的可读性,可以更直观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细节经过深思熟虑,进行了精心的设置和巧妙的安排。

第四,善用流行语,易消化。流行语符合现代快节奏的信息传播方式,所以正确使用流行语,可以让叙述更自然、更随意、更平易,丰富语言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语言传播的速度,扩大语言传播的范围。

猜你喜欢
重点
重点实验室介绍
定制仍是重点 CEDIA 2020虚拟展亮点回顾
存在感
重点推荐
省妇联敲定 十二项重点工作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