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泛在下的镜像失真

2020-12-06 10:24栾轶玫
视听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图秀红烧肉筷子

栾轶玫

友聚,发来一盘“红烧肉”照片,发现照片中的红烧肉少了一块,想是被人在拍照前先行“拣”走一块,在以往这并不算什么,但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这,显然就是一盘“不圆满”的红烧肉。

社交媒体的随时、泛在,晒图行为的生活化、日常化,任何的不完美都变得不易被接受:为了人人有完美照片可晒,聚餐前先让手机“验毒”,开动筷子前先让全桌手机“吃饱”,这简直成为一种社交礼仪广泛存在且被自觉遵守。君不见在一声问询“都拍完了吗?拍完了就动筷子了哈”之后,你才好意思拿起筷子,暂别手机,直到“仪态美”菜肴转到你眼前,你再度拿起手机给它一个“特写”,前提是,它必须完好如初。对于那些别人已经碰过的菜,哪怕缺一个角,多一个孔,你都不会拍之而只有遗憾之:不完美的照片怎能发朋友圈呢?

凡真相,皆残酷;求完美,必失真。商业最了解人性,大量生产“完美”照片的APP由是诞生:有“神仙抠图秒变少女”的“美图秀秀”、“自拍总有新玩法”的Faceu激萌、“自带美白功能的证件照”的证件照相机;如果你嫌照片“失真”太过,则有“拍出自然美”的全能相机、“让照片更细腻更自然”的氧气相机、“原生模式,拍出质感生图的”美颜相机……为你等候;如果你嫌照片“写实”太重,则有“拍出高级脸”的轻颜相机、“拍出电影胶片感”的潮自拍、“将普通照片拍成经典电影”的电影相机,还有专拍“素描、水彩、蜡笔感”的素描相机……将你从烟火生活中一把提起。

除了拍女孩的,还有专供男生自拍的“型男相机”;除了拍男孩女孩的,还有专拍食物的“献给懂得品尝生活”的“Foodie 美食相机”、超人气Plog创作工具的“黄油相机”……

有了这些工具的“加持”,不完美是不存在的,当然有时也可能出现以下情境:滤镜加得不够多、皮磨得不够很、失真“失”得不到位……诸多情况造成的新型“不完美”。曾经给老Z同志拍过一组自认为拍出了其精神特质的传神佳作,可老Z死活不接受此照片之“传神”,只关注照片上微微显现、若隐若现的“双下巴”,并一度认为我拍的照片将其拍胖了,并发来潜水照辅以佐证“水有放大效应都拍得不及我拍其拍得胖”。

把人拍瘦,早已是作为社交媒体一分子的我的基本素质与自觉觉悟了,怎么会拍得胖呢?思来想去不得正解,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给老Z拍这组照片时用的是“50%”的瘦脸模式(因前日刚拍过一个天生就小脸的朋友,故调低了瘦脸模式,忘记调回来了),而此前给老Z拍的照片都是“80%”的瘦脸模式。原来如此,怪就怪模式转化仍不能自由如风。

某大二女生是网络美食达人,她拍出的早餐每日不重样,满满的Ins风、浓浓的妈妈爱,大家都对她的生活情趣艳羡不已,后来曝出:为了拍照片,她网购了很多干花干草、小餐小布、盘盘碟碟,所有作品都是在宿舍高低床的上铺完成的,而现实中的她是一个几乎从来不吃早饭,连被子都懒得叠的女孩子。

“没有BB霜CC霜不能出街、没有美图秀秀不能出镜”已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最基本的礼仪,“我是谁?谁是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拍我美吗?拍我瘦吗?拍我帅的一批吗?”

后真相时代造成真相衰退:人们的信息来源越来越窄,传播越来越依赖情绪而不是事实,真正的讨论难以被展开,对意义的追问被对意思的追寻所取代,媒介专业机构的公信力被瞬间消解,以制造情绪话题的自媒体人占据眼球、走向前台。

社交媒体的泛在助推了“失真”加速,在加速“失真”的世界里,人们对真相的追寻不再努力,而对“完美”的追求却变得越发严苛。想当年,别说一盘红烧肉只失一隅,就是整盘只剩一块,且型散貌失,你也会待之如初恋,毫不犹豫地夹起吞之,道一声“圆满”!

猜你喜欢
美图秀红烧肉筷子
编辑精选APP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竹筷子
Chopp ed!
筷子礼仪
红烧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