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也要重视人文性

2020-12-06 10:34汪远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物品单词笔者

汪远琦

如何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真人教育”思想呢?笔者以Join in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将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

四年级教材Unit 2 Colors Part 9这样进行自我介绍:Im Qihan. Im from China. I like orange.学生首次接触China一词,新奇之情溢于言表。笔者顺势追问“How about you?Where are you from?What colour do you like?”这样设计问题,国籍与颜色单词的结合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同单元“Part 10 Lets talk”部分设置了这样的问题:Whats that over there? Its a car. What color is it? Its red. Its a Chinese car. 结合这个问题,在操练环节,笔者就用教室里的物品随机提问,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Its a blackboard. Its green. Its a Chinese blackboard.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将教学内容与中西文化差异紧密结合

1.关注语言习惯的细枝末节

五年级Unit 5 The days of the week设计了这样的练习:The first day of a week is       .能读懂题意的学生都填写了Monday,但出于语言习惯,答案应该为Sunday,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笔者把预备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台历展示出来,学生通过直观的排版格局,明确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效果显著。

2.关注词汇的内涵与使用

三年级Starter unit 2a需新授morning,afternoon,evening以及night。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老师,怎么有两个夜晚呀?是不是弄错了。”于是,笔者手绘了两张简笔画:evening以傍晚夕阳西下的图片呈现;night则以满天星斗的深夜图片呈现。学生通过真实语境的体验,明确了Good evening是“晚上好”,“Good night”是“晚安”,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指向的具体时间点是截然不同的。

3.关注中西方节日的不同

在中国,最传统的节日莫过于Spring Festival,西方國家亦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Christmas Eve相当于中国的除夕。笔者在新授三年级Unit 5 Happy birthday Part 10“Listen and sing the song”时,教学生这样唱:“Christmas is near. Merry,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Merry Christmas.”并展示出精美的插图,让Christmas Day(December 25)和New Years Day(元旦)形成鲜明对比,汉语成了学生理解、记忆英语的桥梁。课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制作圣诞小报、Mini book等家庭作业加以巩固,文化之花在学生心里绽放。

4.向生活延伸,拓展教材内容

五年级Unit 9 Part 6“Children in Great Britain”中这样设置教学内容:Hi, Im Jane from Brighton. Lots of schools in Britain have a summer fete in July. There are stalls where sweets, second-hand toys, books and goldfish are sold. 寥寥几笔就把学生带入summer fete中。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second-hand是一个新单词。笔者便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的玩具、绘本或自己用过但现在还能用的东西。学生踊跃发言,笔者趁机引导:处理闲置的有用物品的最好办法就是置换,置换物品是提高重复使用率的最佳方式。课后,笔者组织学生举办了交换集市,并要求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尽量用英文交流,允许讨价还价,此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物品单词笔者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老师,别走……
单词连一连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