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6 10:34沈彬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等量电压表橡皮泥

沈彬

多种方法测密度和多种方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两个难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都要用到“等量”思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领悟了“等量”思想,就找到了攀登这两座“山峰”的捷径。

一、“等体积法”测密度

学习密度后,笔者为让学生掌握用天平测密度的方法,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实验室中有一只空玻璃瓶、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以及足够的水,请用这些器材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1:ρ=[mV]。

师:要测量密度,需要测出液体的质量(m)和体积(V),液体的质量可用天平测量,如何测出液体的体积呢?(学生思考再三,感到很难。)

师:题中给一个空玻璃瓶,在瓶中装满水,能不能求出水的体积?如果再在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2:未知液体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都等于玻璃瓶的容积。

师:很好。在这个问题中,关键是理解瓶中未知液体的体积和瓶中水的体积相等,求出水的体积,就知道了未知液体的体积。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等体积法”,要注意在瓶中装水和未知液体时,一定要装满。

学生会用“等体积法”测液体的密度后,笔者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实验室有一只空玻璃瓶、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以及足够的水,请用这些器材测出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金属颗粒与水不发生化学变化)。

师:金属颗粒的质量我们用天平测出来,怎样测出金属颗粒的体积呢?

生3:在空玻璃瓶中装满水,测出水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再在空玻璃瓶装满金属颗粒,测出金属颗粒的质量,瓶中水的体积和金属颗粒的体积相等。

师:瓶中水的体积和金属颗粒的体积相等吗?

生4:相等呀!都等于玻璃瓶的容积。

师:瓶中装满金属颗粒后,能不能再加入一些水呢?

生5:哦!老师我知道了,金属颗粒之间有间隙,金属颗粒的体积小于玻璃瓶的容积!

师:那如何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呢?

生6:在瓶中装满金属颗粒,测出玻璃瓶和金属颗粒的质量m1,再向瓶中加满水,测出总质量m2,用m2-m1得到加入水的质量。瓶中金属颗粒的体积等于玻璃瓶的容积减去加入水的体积。

师:对,在这个问题中,同学们要注意玻璃瓶中金属颗粒的体积不等于瓶子的容积,由于金属颗粒之间有间隙,金属颗粒的体积小于瓶子的容积。装入金属颗粒后加满水,水可以填满金属颗粒之间的间隙,测出加入水的质量,求出其体积,瓶子的容积与水的体积之差就是金属颗粒的体积。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又给学生介绍,在用天平测固体的密度时,还可以用“排水法”——利用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测出排开水的体积,就知道了物体的体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D):

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溢出水的体积V溢=[m溢ρ水]=[m3-m2ρ水],而V石=V溢,Ρ石=[m石V石]=[m1m3-m2ρ水]。

二、“等质量法”测密度

如果没有测量质量的器材天平或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也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有这样一个题目,给你如下器材:量筒、烧杯、水,请设计实验,测出橡皮泥的密度。

教学时,笔者这样引入:“题中有量筒,可以用量筒测出橡皮泥的体积,解决橡皮泥质量的测量是关键,怎样测出橡皮泥的质量呢?”学生认真思考、集体讨论后发现,在这个问题中,要想知道橡皮泥的质量,只有利用漂浮时F浮=G物,进一步得出:物体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笔者追问:“橡皮泥在水中怎样才能漂浮呢?”一名学生回答:“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可以在水中漂浮。”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写出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表达式。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出实验步骤如下:1.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2.将橡皮泥捏成碗状,正立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3.将橡皮泥按入水中,记下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3。橡皮泥密度表达式为:橡皮泥在水中漂浮时F浮=G物,即ρ水g(V2-V1)=m,得:m=ρ水(V2-V1);而橡皮泥體积V=V3-V1,所以:ρ=[mV=V2-V1V3-V1]ρ水。

三、“等电流法”测电阻

学习欧姆定律时,学生必须学会“伏安法”测电阻,而单表(即电流表和电压表只有其中一个)测电阻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延伸。用电压表测电阻时,需要提供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生1:[R=UI]。

师:题中提供了电压表,RX两端电压用电压表可以直接测出,如何测出通过RX的电流呢?

生2:可将电阻RX与R0串联,这样通过RX与R0的电流相等。

师:请大家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如何测出RX电阻值?请写出结果表达式。

生3:如上图,用电压表先测出R0两端电压为U0,再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电压为Ux。表达式为:因为RX与R0串联,所以IX=I0=[U0R0],则RX=[UxIX]=[UXU0]R0。

生4: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好!

师:为什么?

生5:在实验过程中,测出R0两端电压后,要把电压表拆下来,再接R0两端,比较麻烦!

师: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6:如上图所示,增加一个开关,无须拆卸电压表,就可以完成实验。

学生学会“等电流”法测电阻后,对学生稍加引导,就可以掌握“等电压”法测电阻。这个问题中,没有电压表,提供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设计电路时,要将RX与R0并联,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0的电流I0,有UX=U0=I0R0,可得RX=[I0R0IX]。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难点,笔者将单表测电阻和天平测密度进行对比,找到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用到的相同思维方式,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作者单位:十堰市竹溪县思源集团学校)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等量电压表橡皮泥
等量代换
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曹冲称象和等量变换
做个橡皮泥爸爸
等量代换
借像皮泥
电压表的妙用
再探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