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下农村留守儿童照护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2020-12-08 07:35赵双红
时代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福利

赵双红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西安 710722)

现状分析

成就

留守儿童基本生活有所保障。一方面以民政部兜底的、国家财政大力扶持的留守儿童生活补助金、生活必需品的发放能够精准到户、到人;另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着力建设多层次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儿童福利水平。社会慈善力量也在不断加入儿童福利事业中,儿童福利相关非营利组织也在数量日益增多,目前儿童基金会北京地球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儿童危重病基金等、农家学舍等组织已提供针多种对留守儿童的特色服务。

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有序。儿童心理辅导被纳入到各级各类政府工作内容中,关爱“一老一小”是社会保障的重难点所在。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农村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立,普及率到达98%;二是基层政府每年会对所治理地区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助,引导留守儿童建立良好品格,克服自卑、焦虑、孤独的心理问题。

问题

学业补救渠道缺乏。首先,小学生作业难度加大,祖辈缺乏知识难以辅导;其次是电子化作业替代了传统的纸质作业、网络化教学替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给不会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老年人带来不小挑战。留守儿童作业完成耗时大、效率低、正确率低的现象得不到妥善解决,造成留守儿童学业困难,成为班级的学困生。

隔代互动弱化。隔代互动是包括祖辈和孙辈之间的交流频率、沟通内容幅度和沟通层次,是双方基于主观能动性下自愿、平等、友好地开展交流。农村地区隔代互动的强弱受众多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祖辈忙于务农——难以顾及孙辈的需求;祖辈和孙辈之间的存在严重代沟——难以理解孙辈情感表达;祖辈和孙辈生活时间短——孙辈大多很早就住进寄宿学校,双方见面时间少。

措施对策

上文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隔代抚养下留守儿童的照护问题的现状,从当前福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遇到到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上述问题,该部分将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解决对策。

家庭、学校、社会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家庭的功能和角色。家庭应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文明家风。外出务工父母应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物质、精神诉求,除承担基本的教育、医疗费用外,还应主动及时与孩子沟通,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倾心交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回家机会。(外)祖父母应把自己的精力从务农转移到养育孩子上,多收看教育类节目、主动接受当地政府开展的培训课程、承担起接送孩子等安全保障责任、及时和班主任沟通的儿童学习生活情况。

学校的功能和角色。各级各类学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可以利用学校是师资力量开展一对一儿童学业帮扶活动。此外,学校要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切莫伤害儿童自尊。学校应该注意到,留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要及时配合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的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照护。

社会的功能和角色。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慈善募捐、定向帮扶、投资建设学校、办理相关机构等形式提高留守儿童照护质量;教育部要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扶持资金,监管教育资金专款专用;大专科院校师范学生在择业上尽量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多从事下乡支教志愿活动,从源头上提高儿童教育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效用。一是要在充分调查贫困成因和贫困等级的基础上,对有儿童的家庭按年龄、按实际消费水平提供额外现金救助;二是财政拨款建立乡间图书馆,购置高质量、多数量、全方面的书籍,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助力文化扶贫。

以社会福利为最终目标。首先要注意福利项目提供的非货币化,非货币福利例如:衣物、网课、文具。其次注意福利要以服务方式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应配合其他政府相关部门鼓励儿童接送大巴、托管服务、早教机构、英语培训相关福利服务项目的实行。

多渠道推动现代化建设

推动现代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数量。现代化建设完成的一个标志就在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过渡完成,农村农业小规模经营被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所替代。多渠道推动现代化建设:一要提高城市包容度提升,完善农民工就业机制,鼓励子女随迁;二要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阶层固化;最后要建立健全返乡创业机制,加强创业政策支持和引导。

留守儿童的照护问题是当前学术界专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妥善安顿好留守儿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福利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Take Away Pizza ?
隔代家长怎样当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