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药理作用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2020-12-13 07:37裴河欢张美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抗氧化肝脏炎症

裴河欢,张美凤,李 琦

(1.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2.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3. 桂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桂林 541012)

余甘子也叫油甘子、滇橄榄、牛甘果及回甘子等,属于大戟科叶下珠属,是一种药食两用型经济资源植物。余甘子具有较佳的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及肝脏健康等作用。余甘子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的活性物质,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1]。祖国医学认为,余甘子味涩、酸、甘,归胃经和肺经,具有生津止咳、消食健胃及清热凉血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喉痛口干、咳嗽、腹胀、消化不良及血瘀等证。余甘子属于清热解毒类中药,其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独特[2-3]。本文就余甘子药理作用的研究与开发进展综述如下。

1 对余甘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余甘子的根茎、枝叶及果实中均富含多酚(包括鞣质)、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还原糖、有机酸、黄酮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以维生素、多糖、黄酮及鞣质的含量为最高。余甘子各部位富含的化学成分均不相同,其果实是主要的药用部位。新鲜的余甘子果实中鞣质的含量高达45%,干燥的余甘子果实中鞣质的含量为14%[4]。余甘子的果汁富含有机酸,其树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与鞣质,其根部富含萜类化合物。

2 对余甘子药理作用的研究

2.1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将余甘子的干燥果实用浓度为80% 的甲醇进行提取,再用醚对提取物进行萃取,并对萃取物进行酸化后,可获得具有较佳抗菌活性的成分。该成分可有效地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等细菌[5]。余甘子果实的浸出液对红色发癣菌、须发癣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上海、福建等地均在余甘子制剂的开发中取得较佳的成果,如研制出含余甘子成分的抗肝炎复方中药制剂等[6]。

2.2 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及抗氧化的作用

余甘子的果实富含维生素E、单宁及维生素C 等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耗氧量、抗氧化等作用。此外,余甘子还具有提高糖原的储蓄量、降低糖原的消耗量、控制脂肪能量的供应、消除致疲劳因子、抗疲劳等作用。相关的研究发现,摄入一定浓度的余甘子粉、余甘子营养液和余甘子果汁均可增加果蝇的寿命。这说明,余甘子具有抗衰老的功效[7]。另外,余甘子的抗氧化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过量的自由基有关。

2.3 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余甘子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体内或离体肿瘤细胞(如L929 细胞、H-22 细胞、S-180 细胞及BEL-7404 细胞等)的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与其可保护生殖细胞与体细胞DNA不受损伤、调节细胞周期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有学者在对小鼠进行试验时发现,余甘子果汁对S-180 腹水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提升小鼠机体的免疫力[8]。另有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提取物可明显阻断强致癌物质N- 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其阻断率高达93%[9]。而同浓度的VC 对强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阻断率仅为49%。

2.4 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研究发现,余甘子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且其醇提部位与水提部位对不同试剂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及急性肝损伤均具有极佳的保护作用。其原因与余甘子可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减少氧自由基、促进RNA 从胞浆的转运及毒性代谢物的转化等多种调节作用有关。有研究结果显示,余甘子的水提醇沉部位对硫代乙酰胺(TAA) 、扑热息痛(AAP)、D-半乳糖胺(D-Gal-N)及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均具有极佳的保护作用[10]。具体而言,对于由D-Gal-N 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余甘子可通过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及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来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对于由AAP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余甘子可通过促进谷胱甘肽(GSH)的生成、降低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来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对于由TAA 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余甘子可通过促进RNA从胞浆的转运来降低肝损伤的程度,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2.5 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余甘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如可通过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研究表明,余甘子的水提部位可有效地增强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功能,从而可提高其体液的免疫功能[11]。余甘子还可提高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减少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发生,促进T 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可增强特异性细胞的免疫作用。另有学者发现,余甘子果汁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干扰素-a(IFN-a)的水平,从而可提高其免疫功能[8]。

2.6 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余甘子的乙酸乙酯部位、水提部位及果汁均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及调血脂的作用,故其具有较好的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余甘子果粉可有效地降低高胆固醇饮食家兔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的含量,升高其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同时可缩小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抑制ET-1 基因的表达[12]。这说明,余甘子可有效地调节家兔的脂代谢情况,降低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增强其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抑制其体内ET-1 基因的表达,保护其血管内皮的功能,抑制其动脉中粥样斑块的形成。

2.7 具有抗炎的作用

2.7.1 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余甘子的枝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具有极强活性的总多酚,且其成分主要为香草酸与没食子酸,故其不仅可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相关蛋白-2(TRP-2)的活性,还可有效地抑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环氧合酶-2(COX-2)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可发挥抗炎的作用。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余甘子可明显地缓解大鼠踝关节肿胀的程度,降低其关节组织中前列腺素E2及TNF-α 的含量[13-14]。余甘子中的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还可有效地缓解大鼠爪足肿胀的程度,改善其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这可能与余甘子可降低大鼠关节组织中前列腺素E2及TNF-α 等炎症介质的含量等原因相关。有学者认为,余甘子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 的水平,减轻骨细胞分化所受的刺激,减少由外在因素刺激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且可调节关节组织中前列腺素E2、IL-6 及TNF-α 的水平,抑制细胞因子的促炎效应[15]。另有研究发现,余甘子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肝损伤与肝脏内各类炎症因子(如COX-2、IL-1β 及TNF-α 等)的表达[16-17]。这说明,余甘子可调节炎症介质的翻译及转录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反应的发生。余甘子还可明显抑制生长趋化因子-γ(GRO-γ)、生长趋化因子-α(GRO-α)、IL-8、IL-6 及黏附分子的表达。焦棓酸是余甘子提取物之一,其具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的表达、调节支气管上皮细胞中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

2.7.2 对一氧化氮(NO)的影响 余甘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类物质、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及维生素。这类成分均有助于保护肝脏不受毒性物质的损伤。有研究结果显示,余甘子可明显地增高由亚硝基二乙胺所致的肝脏损伤小鼠线粒体抗氧化酶含锰超氧歧化酶(MnSOD)和过氧化氢酶的表达,抑制CYP2E1 及iN-OS 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Beclin-1 的表达,调节Bax/Bcl-2 的比例,延缓肝细胞的凋亡[18]。研究发现,余甘子提取物具有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其可通过干预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有效地抑制核因子激活的B 细胞κ- 轻链增强(NF-KB)的活性,降低炎症介质的含量,从而可减少脑组织缺血性炎症反应的发生,保护脑组织。有学者发现,余甘子可降低大鼠血清中NO、IL-1β 及TNF-α 的含量,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形成,从而可减轻因棉球肉芽肿所引起的损伤,起到抗炎的作用[19]。另外,余甘子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白细胞的游出和炎症反应(包括由不同炎性介质所致的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可明显地改善炎症症状。

2.7.3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余甘子叶对由脂多糖所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可改善肺气肿大鼠支气管与肺泡发生病理损伤的程度。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面,余甘子也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可有效地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形成,从而可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20]。

3 小结与展望

余甘子主要富含多糖、萜类、鞣质及黄酮等化合物,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资源植物。余甘子具有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及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近年来,余甘子越来越受到医学领域的重视。余甘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广泛。我们相信,随着研究人员对余甘子研究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其将展现出更多的药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抗氧化肝脏炎症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跟踪导练(一)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浅谈高温抗氧化涂料在LF炉石墨电极的应用